“海棠染就胭脂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棠染就胭脂色”全詩
動離思、春生遠岸,煙銷殘日。
楊柳結成羅帶恨,海棠染就胭脂色。
想深情、幽怨繡屏間,雙__。
春水綠,春山碧。
花有恨,酒無力。
對一奩愁思,九分孤寂。
寸寸錦腸渾欲斷,盈盈一淚應偷滴。
倩東風、吹雁過江南,傳消息。
作者簡介(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滿江紅》楊炎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炎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用筆染上相思之情,深情暗示了朱門白壁。動離思緒,春天在遠岸生長,煙霧消散于殘陽之間。楊柳結成了象征愛恨的羅帶,海棠花染上了鮮艷的胭脂色。想象深情的幽怨在繡屏之間,雙目__。春水綠,春山碧。花兒懷有怨恨,酒卻無力。對著一盒愁思,感覺孤獨九分。每一寸錦繡的腸子都像要斷裂,一滴滴淚水盈盈欲滴。借助東風,傳遞雁兒越過江南,傳達消息。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是一首充滿憂傷和離愁的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相思的深情思念。詩中以豐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世界的情感和情緒。
詩的開頭,作者用筆染上了相思之情,這種深情如同朱門白壁般明顯。動離思緒指的是作者思念之情的激動和波動,而春天在遠岸生長,煙霧消散于殘陽之間,顯示了時間的流轉和離別的無奈。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寫楊柳結成羅帶和海棠花染上胭脂色,展現了植物的象征意義。楊柳結成羅帶暗示了相思之苦,海棠花的胭脂色則象征了愛情的鮮艷與熱烈。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深情厚意和對別離的無奈與傷感。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深情的幽怨和悲傷。詩中留白的地方表明雙目含淚,暗示了作者的悲傷和無助。此處留白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讓讀者自行想象填充,增加了詩的意境和情感。
接下來的幾句用春水和春山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力。花懷有恨意,酒卻無法解除憂傷。對一盒愁思,感覺孤獨九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
最后兩句借助東風傳遞雁兒的消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后的思念和希望。東風傳遞著消息,寄托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深情的思念和離愁之情。在短短的幾句中,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無奈和渴望,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觸動。
“海棠染就胭脂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bǐ rǎn xiāng sī, àn tí jǐn zhū mén bái bì.
筆染相思,暗題盡、朱門白壁。
dòng lí sī chūn shēng yuǎn àn, yān xiāo cán rì.
動離思、春生遠岸,煙銷殘日。
yáng liǔ jié chéng luó dài hèn, hǎi táng rǎn jiù yān zhī sè.
楊柳結成羅帶恨,海棠染就胭脂色。
xiǎng shēn qíng yōu yuàn xiù píng jiān, shuāng.
想深情、幽怨繡屏間,雙__。
chūn shuǐ lǜ, chūn shān bì.
春水綠,春山碧。
huā yǒu hèn, jiǔ wú lì.
花有恨,酒無力。
duì yī lián chóu sī, jiǔ fēn gū jì.
對一奩愁思,九分孤寂。
cùn cùn jǐn cháng hún yù duàn, yíng yíng yī lèi yīng tōu dī.
寸寸錦腸渾欲斷,盈盈一淚應偷滴。
qiàn dōng fēng chuī yàn guò jiāng nán, chuán xiāo xī.
倩東風、吹雁過江南,傳消息。
“海棠染就胭脂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