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成臺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筑成臺榭”全詩
不知誰為帶湖仙,收拾盡、壺天風露。
閑中得味,酒中得趣,只恐天還也妒。
青山縱買萬千重,遮不斷、詔書來路。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鵲橋仙(壽稼軒)》楊炎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壽稼軒)》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炎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筑成臺榭,種成花柳,
更又教成歌舞。
不知誰為帶湖仙,
收拾盡、壺天風露。
閑中得味,酒中得趣,
只恐天還也妒。
青山縱買萬千重,
遮不斷、詔書來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仙境,其中有一座建筑華麗的臺榭,種滿了美麗的花草,還有優美的歌舞。詩人不知道誰是這片仙境的主人,但他們將天上的風和露水收拾得干干凈凈放在壺中。在這里,閑暇時可以品味美景,喝酒時可以享受樂趣,只是擔心天神也會嫉妒。盡管有青山作為屏障,但官方的詔書還是能夠傳到這里。
賞析:
《鵲橋仙(壽稼軒)》通過描繪一個美麗的仙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間仙境的向往和想象。詩中的臺榭、花柳、歌舞以及壺中的天風露都是仙境的象征,給人一種宛如仙境般的美好感覺。詩人感嘆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享受生活樂趣的渴望。然而,他也意識到天神可能會嫉妒這樣的美好,這種嫉妒和憂慮凸顯了詩人的浪漫情懷。
詩中的青山象征著人世間的種種局限和阻隔,但即便如此,官方的詔書還是能夠傳達到這片仙境。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麗而遙遠的仙境,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生活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和無法完全實現的現實。
“筑成臺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shòu jià xuān
鵲橋仙(壽稼軒)
zhù chéng tái xiè, zhǒng chéng huā liǔ, gèng yòu jiào chéng gē wǔ.
筑成臺榭,種成花柳,更又教成歌舞。
bù zhī shuí wèi dài hú xiān, shōu shí jǐn hú tiān fēng lù.
不知誰為帶湖仙,收拾盡、壺天風露。
xián zhōng de wèi, jiǔ zhōng de qù, zhǐ kǒng tiān hái yě dù.
閑中得味,酒中得趣,只恐天還也妒。
qīng shān zòng mǎi wàn qiān zhòng, zhē bù duàn zhào shū lái lù.
青山縱買萬千重,遮不斷、詔書來路。
“筑成臺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