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徑追憶曾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苔徑追憶曾游”全詩
竹檻氣寒,莼畹聲搖,新綠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
無緒。
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
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
犀奩黛卷,鳳枕云孤,應也幾番凝佇。
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
留住。
直到老、不教歸去。
分類: 宴山亭
《宴山亭》張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宴山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宴山亭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
曉色吹成疏雨。
竹檻氣寒,莼畹聲搖,
新綠暗通南浦。
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
無緒。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
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
犀奩黛卷,鳳枕云孤,
應也幾番凝佇。
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
留住。直到老、不教歸去。
譯文:
在山亭上宴會
幽夢初醒,濃密的云層尚未散開,
黎明的光色吹拂著稀疏的雨絲。
竹欄的氣息寒冷,莼菜池塘的聲音搖曳,
新綠的景色隱約通向南浦。
還沒有人行經,只有回廊的朱門半掩。
心中沒有牽掛。空望著遠處的旌旗,卻難以把握繡紋書信。
青苔覆蓋的小徑讓我追憶曾經游蕩,
想起曾與誰一起,秋千上五彩繩芳柱。
犀牛角梳妝匣已經卷起,鳳凰枕頭孤寂,
也許已經凝望多次。
怎能得到她的到來,花霧繚繞,深藏在小堂之中。
留住這一刻。直到老去,不讓她離去。
詩意和賞析:
《宴山亭》描繪了作者在山亭上宴會時的心境和情感。詩人用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幽夢初醒的感覺,形容了清晨的景色和氛圍。詩中山亭的竹欄氣寒,莼菜池塘的聲音搖曳,新綠的景色透露出寧靜和生機。詩人感慨未有人行,回廊的朱門掩半,表現出他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詩人追憶曾經游蕩的苔徑,思念曾與誰一起蕩秋千,描繪了他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犀牛角梳妝匣已經卷起,鳳凰枕頭孤寂,暗示了詩人曾經的愛人已經離去,他孤獨地凝望著遠方。詩人渴望她的歸來,希望能留住這一刻,直到老去。
整首詩以清晨山亭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詩中充滿了離別的憂傷和對愛情的渴望,表現出了詩人深情的一面。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感人的情感表達,展示了宋代詩人張鎡對于愛情和離別的思考和感受。整體氛圍既有幽靜的山亭景色,又帶有深情的內心獨白,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苔徑追憶曾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shān tíng
宴山亭
yōu mèng chū huí, zhòng yīn wèi kāi, xiǎo sè chuī chéng shū yǔ.
幽夢初回,重陰未開,曉色吹成疏雨。
zhú kǎn qì hán, chún wǎn shēng yáo, xīn lǜ àn tōng nán pǔ.
竹檻氣寒,莼畹聲搖,新綠暗通南浦。
wèi yǒu rén xíng, cái bàn qǐ huí láng zhū hù.
未有人行,才半啟、回廊朱戶。
wú xù.
無緒。
kōng wàng jí ní jīng, jǐn shū nán jù.
空望極霓旌,錦書難據。
tái jìng zhuī yì céng yóu, niàn shuí bàn qiū qiān cǎi shéng fāng zhù.
苔徑追憶曾游,念誰伴、秋千彩繩芳柱。
xī lián dài juǎn, fèng zhěn yún gū, yīng yě jǐ fān níng zhù.
犀奩黛卷,鳳枕云孤,應也幾番凝佇。
zěn de yī lái, huā wù rào xiǎo táng shēn chù.
怎得伊來,花霧繞、小堂深處。
liú zhù.
留住。
zhí dào lǎo bù jiào guī qù.
直到老、不教歸去。
“苔徑追憶曾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