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葉渡江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桃葉渡江時”全詩
別母情懷,隨郎滋味,桃葉渡江時。
扁舟載了,匆匆歸去,今夜泊前溪。
楊柳津頭,梨花墻外,心事兩人知。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少年游(戲平甫)》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游(戲平甫)》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螺未合,雙蛾先斂,
家在碧云西。
別母情懷,隨郎滋味,
桃葉渡江時。
扁舟載了,匆匆歸去,
今夜泊前溪。
楊柳津頭,梨花墻外,
心事兩人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對少年男女的離別情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少年情侶在分別之前的心情和場景,并表達了他們之間的默契與心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致的描寫展現了少年男女的離別情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表達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雙螺未合,雙蛾先斂”,描繪了少年男女的目光交匯,暗示了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接著,“家在碧云西”一句,暗示了他們來自較遠的地方,而此刻他們正要分別。
第二句“別母情懷,隨郎滋味”,表達了女子對母親的離別之情,同時她也隨從男子離去,共同面對未知的歸程。
“桃葉渡江時”一句,描繪了他們乘坐扁舟渡江的情景。桃葉作為臨時的船只,展現了他們青年時代的勇敢和不拘一格的態度。
“扁舟載了,匆匆歸去”,表明他們的分別匆忙而不舍,也暗示了他們將面對未來的艱辛。
“今夜泊前溪,楊柳津頭,梨花墻外”,描繪了分別后的情景,他們的舟車停泊在前溪,周圍是垂柳和盛開的梨花。這些景物映襯出他們對彼此的思念和離別的憂傷。
最后一句“心事兩人知”,表達了他們之間深刻的默契和心靈的契合,彼此都明白對方的心思和情感。
整首詩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少年男女離別時的情感和場景,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他們之間的默契和心事。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了離別的憂傷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啟發人們對于青年時期的追求和珍惜的思考。
“桃葉渡江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xì píng fǔ
少年游(戲平甫)
shuāng luó wèi hé, shuāng é xiān liǎn, jiā zài bì yún xī.
雙螺未合,雙蛾先斂,家在碧云西。
bié mǔ qíng huái, suí láng zī wèi, táo yè dù jiāng shí.
別母情懷,隨郎滋味,桃葉渡江時。
piān zhōu zài le, cōng cōng guī qù, jīn yè pō qián xī.
扁舟載了,匆匆歸去,今夜泊前溪。
yáng liǔ jīn tóu, lí huā qiáng wài, xīn shì liǎng rén zhī.
楊柳津頭,梨花墻外,心事兩人知。
“桃葉渡江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