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撥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撥春風”全詩
卻沈吟未上,又索離思。
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發梳洗。
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西窗夜涼雨霽。
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
問后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
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解連環》姜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解連環》是宋代詩人姜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玉鞭重倚。卻沉吟未上,又索離思。
玉鞭重重地倚在一旁,作者沉思未能寫出,又感到離愁思緒紛至沓來。
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
描寫了大喬撥動春風的才能,小喬巧妙地演奏箏琴,仿佛雁兒在秋天的水面上悲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發梳洗。
形容垂柳膽怯地依偎在云松之間,又何必多次梳洗打扮。
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指的是一位道士手持羽毛扇,那天在簾幕之間隔著一半的面容,曾經留下了印象。
西窗夜涼雨霽。
西窗夜晚涼爽,雨水過后的天空霽朗。
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
感嘆深居幽靜的歡愉尚未滿足,為何輕易地放棄。
問后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
詢問之后的約定只能空指薔薇花,算計著溪山的時光,不知何時才能再次重逢。
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
水驛的燈光昏暗,再次看見它在靠近底部的曲屏上。
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懷念唯有夜晚明亮的皓月,照亮著作者自己入眠。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和對某些事物的思考。通過描寫樂器演奏、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表達了作者的離愁、思念和對幸福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幽靜,情感細膩,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能撥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ě lián huán
解連環
yù biān zhòng yǐ.
玉鞭重倚。
què shěn yín wèi shàng, yòu suǒ lí sī.
卻沈吟未上,又索離思。
wèi dà qiáo néng bō chūn fēng, xiǎo qiáo miào yí zhēng, yàn tí qiū shuǐ.
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
liǔ qiè yún sōng, gèng hé bì shí fā shū xǐ.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發梳洗。
dào láng xié yǔ shàn, nà rì gé lián, bàn miàn céng jì.
道郎攜羽扇,那日隔簾,半面曾記。
xī chuāng yè liáng yǔ jì.
西窗夜涼雨霽。
tàn yōu huān wèi zú, hé shì qīng qì.
嘆幽歡未足,何事輕棄。
wèn hòu yuē kōng zhǐ qiáng wēi, suàn rú cǐ xī shān, shén shí zhòng zhì.
問后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
shuǐ yì dēng hūn, yòu jiàn zài qū píng jìn dǐ.
水驛燈昏,又見在、曲屏近底。
niàn wéi yǒu yè lái hào yuè, zhào yī zì shuì.
念唯有、夜來皓月,照伊自睡。
“能撥春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