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如飛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急雨如飛雹”全詩
枝上殘紅半點無,密葉都成幄。
苦恨簿書塵,剛把閑身縛。
卻憶湄湘春暮時,處處堪行樂。
分類: 卜算子
作者簡介(郭應祥)
[約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承禧,臨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間進士。官楚、越間。其他事跡不可考。
《卜算子(二月二十六日夜大雷雨,枕上作)》郭應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二月二十六日夜大雷雨,枕上作)》是宋代詩人郭應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午夜一聲雷,急雨如飛雹。
枝上殘紅半點無,密葉都成幄。
苦恨簿書塵,剛把閑身縛。
卻憶湄湘春暮時,處處堪行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一個二月二十六日的午夜,遭遇大雷雨的情景。雷聲突然響起,雨勢急如飛雹。枝上的殘紅已經幾乎消失,茂密的葉子成了一道道篷幄。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苦惱,他的身體被瑣碎的事務所束縛。然而,他回憶起湘江春天傍晚的美景,處處都是值得欣賞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午夜的雷雨給詩人帶來了一種突如其來的驚嚇和困擾,這種急促的氣氛通過描述雷聲和雨勢來展示出來。枝上的殘紅和茂密的葉子形成了一種對比,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自己被瑣碎的事務所束縛,苦于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他回憶起湄湘春天傍晚時的美景,這些美好的回憶給他帶來了一種寬慰和欣慰之情,使得他在困擾中找到了一絲樂趣和慰藉。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雷雨和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由生活的思念。詩中的“苦恨簿書塵,剛把閑身縛”表達了詩人對瑣碎事務的厭倦和束縛感,而對湘江春天的回憶則展現了他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追憶。整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急雨如飛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èr yuè èr shí liù rì yè dà léi yǔ, zhěn shàng zuò
卜算子(二月二十六日夜大雷雨,枕上作)
wǔ yè yī shēng léi, jí yǔ rú fēi báo.
午夜一聲雷,急雨如飛雹。
zhī shàng cán hóng bàn diǎn wú, mì yè dōu chéng wò.
枝上殘紅半點無,密葉都成幄。
kǔ hèn bù shū chén, gāng bǎ xián shēn fù.
苦恨簿書塵,剛把閑身縛。
què yì méi xiāng chūn mù shí, chǔ chù kān xíng lè.
卻憶湄湘春暮時,處處堪行樂。
“急雨如飛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