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已秋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雨已秋深”全詩
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清影。
長笛倚樓聲,聽徹還重省。
手啟柴門倦復關,云臥衣裳冷。
分類: 卜算子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韓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是宋代詩人韓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場秋雨已經過去了,秋天變得更加深沉,
月色寒冷而寧靜。深夜時分,我披著衣服,
在草木間行走,玉露凝結成明亮的影子。
長笛的聲音依靠在樓上,
聽得清晰而又沉重地想念著。
我打開柴門,疲倦地又關上,
躺在云彩上,衣裳感到冷冷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前夜的景象,通過描寫秋雨、月色和夜晚的寂靜,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人在深秋的夜晚,感受到秋天的深沉和寂靜,身臨其境地描述了自己在草木間行走的場景,并以此引發了對人生和自我存在的思考。長笛的聲音喚起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他在寒冷的夜晚打開柴門,卻又感到疲倦和冷意。
賞析: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秋夜詩。詩中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秋雨、月色和夜晚的描繪,傳達了深秋時節的凄涼和寂寞之感。詩中的玉露團清影和長笛倚樓聲都是通過描繪細微而細膩的景象來營造出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寂寞之情。詩人在夜晚打開柴門時的疲倦和冷意,也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
整首詩以清新而寂靜的語言風格,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過對秋天和夜晚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在孤寂中的內心體驗。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婉約風格。
“一雨已秋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zhōng qiū qián yī rì hé chāng fǔ suǒ jì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
yī yǔ yǐ qiū shēn, yuè sè hán ér jìng.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靜。
yè bàn pī yī cǎo shù jiān, yù lù tuán qīng yǐng.
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清影。
cháng dí yǐ lóu shēng, tīng chè hái zhòng shěng.
長笛倚樓聲,聽徹還重省。
shǒu qǐ zhài mén juàn fù guān, yún wò yī shang lěng.
手啟柴門倦復關,云臥衣裳冷。
“一雨已秋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