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裁春衫尋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裁春衫尋芳”出自宋代史達祖的《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cái chūn shān xún fāng,詩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裁春衫尋芳”全詩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裁春衫尋芳
    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
    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
    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蘭魂傷。
    身是客、愁為鄉。
    算玉簫、猶逢韋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賞析

      《壽樓春》這個詞調節奏舒緩,聲情低抑,凄切悠遠,適于抒發纏綿哀怨的悼亡之情。史達祖這首詞就很能體現這個特點。

      上片為憶舊。詞寫于時近“寒食”之際,正當鶯啼燕語,百花爭妍的時節,換上春衣到郊外踏青賞花,是古代文人的賞心樂事。此時“尋春服”,自然不難聯想起當年妻子在日,每值清明寒食,總要為自己裁幾件春衣。“裁春衫尋芳”便由此落筆。“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這兩句用以一“記”字領起兩個四字句。“金刀”,剪刀的美稱。“素手”,潔白的手,《古詩十九首》謂“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素手”二字已暗示出其妻的賢慧溫柔。旭日臨窗,作者看著妻子為自己外出賞花準備衣裳。這是一幅極平常的家庭生活剪影,靜謐、和諧、美滿。“十年未始輕分”的夫妻終于拆散了。“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前句化用謝道韞《詠雪》詩:“未若柳絮因風起。”這里將“柳絮”改作“殘絮”并繼之以“斜陽”,透露出一種蕭瑟凄涼氣象。殘絮被風吹去,難以尋覓,暗示妻子的亡故。以“殘絮”比其妻,也透露出詞人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妻子死后,已幾度春風;柳照樣綠,花照樣開,而伊人一去不復返了。“誰念我,今無裳”二句,照應詞題。顯示出梅溪詞結構之縝密,此情本是因尋春服而起,“今無裳”勾起愁腸,使作者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自少年消磨疏狂”一句,出自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詩的“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中年喪妻,郁郁寡歡,少年豪氣消磨殆盡。上結三句,又用領字格,以一“但”字領起三句,刻畫夢境。試比較“聽雨挑燈,攲床病酒”,與賀鑄著名的悼亡詞《鷓鴣天》中“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借用的痕跡十分明顯。“多夢睡時妝”乃是寫實情。他在《憶瑤姬》中也寫道:“袖止說道凌虛,一夜相思玉樣人。但起來,梅發窗前,硬咽疑是君。”上片通過對亡妻瑣碎往事的回憶,傾訴作者對她的一往情深。

      下片更是直抒胸臆,重在表達自己對死者綿厚熾熱的深摯感情。換頭是一個折腰六字句,“飛花”照應“殘絮”,“良宵”照應“多夢”,使上下片意脈緊緊相連。又有人去樓空意興闌珊之味。“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以“有”字領起兩個四字句。“絲闌”、“金譜”都是對樂譜的美稱。“新腔”:指新曲,新調。這兩句互文見義,說明死者精于音樂。音樂雖美,則難與舊人共賞,豈不傷懷難已?睹物思人,自然引入下句:“最恨湘云人散,楚魂傷。”詞人青年時期曾在江漢一帶生活過,他寫及愛情的許多作品也常常帶上“楚”、“湘”等字眼。這大概有兩種可能:一是其結婚是在楚地,二是其妻名“湘云”之類。“楚蘭”:楚地香草,代指美人。在這里,“湘云人散,楚蘭魂傷”二句為對文,曲筆寫妻子之死,自己之悲。冠以“最恨”二字,是極寫詞人的痛惜之情。“身是客,愁為鄉”二句更推進了一層,表現了自己孤獨凄苦的身世之感。“算玉簫、猶逢韋郎”句,用韋皋典。據《云溪友議》載:韋皋游江夏,與青衣玉簫有情,約七年再會,留玉指環。八年,不至,玉簫絕食而歿。后得一歌妓,真如玉簫,中指肉隱如玉環。玉簫生不能與韋皋再會,死后猶能化為歌妓與韋皋團圓。對照感嘆自己妻子亡故以后,再也無緣與她重會了。后結“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二句,既點出此時節令,又暗舉出與亡妻共同有過的美好往事。《詩·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古時貴族少女出嫁前,要到宗廟受教為婦之道,教成之日就在宗廟里主持祭祖之禮,祭時陳設之物中有采來的蘋、藻。詞所云“蘋藻香”,后來引申指新婚的溫馨日子。詞人寒食祭墳,見人家出游踏青,婦女采集芳草,不由想起往日新婚之樂來。以樂景寫哀情,愈見其哀思之深切。

      這首詞可能作于詞人任中書省堂吏,受韓侂胄重用以后。“壽樓”可能是其居所名。《壽樓春》乃梅溪自度曲。本來似乎是志得意滿的心境,但車馬輕裘,錦衣玉食,換不來佳人一盼,正是富貴景象,凄涼心境,兩相對比,自然引發詞人無限傷感。其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韻律方面:其一,此詞沖破了一句之中“一聲不許四用”的戒律,詞中常出現四平聲句和五平聲句。如“消磨疏狂”,“猶逢韋郎”均為四平聲,而起句“裁春衫尋芳”則是一個五平聲句。這是對詞律的大膽突破,這在婉約詞人中更是極罕見的。這是史達祖對婉約詞的發展。其二,此詞多用平聲和拗句。

      全詞一百零一字,平聲字便占了六十四個。拗調平聲使聲音舒徐平緩,也直接影響到詞的藝術風格。正如焦循所說:“詞調愈平熟則其音急,愈生拗則其音緩。急則繁,其聲易淫,緩則庶乎雅耳。如……吳夢窗、史梅溪等詞,往往用長句……而其音以緩為頓挫。”(《雕菰樓詞話》)其三:運用雙聲疊韻。《蕙風詞話》云:“前段‘因風飛絮,照花斜陽’,后段‘湘云人散,楚蘭魂傷’,風、飛,花、斜,云、人,蘭、魂,并用雙聲疊韻字,是聲律極細處。”史達祖與其妻“十年未始輕分”的纏綿深厚的感情與詞人獨處異鄉的孤寂之感揉合在一起,感人至深。

    “裁春衫尋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lóu chūn xún chūn fú gǎn niàn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cái chūn shān xún fāng.
    裁春衫尋芳。
    jì jīn dāo sù shǒu, tóng zài qíng chuāng.
    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jǐ dù yīn fēng cán xù, zhào huā xié yáng.
    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
    shuí niàn wǒ, jīn wú shang? zì shào nián xiāo mó shū kuáng.
    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dàn tīng yǔ tiǎo dēng, qī chuáng bìng jiǔ, duō mèng shuì shí zhuāng.
    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fēi huā qù, liáng xiāo zhǎng.
    飛花去,良宵長。
    yǒu sī lán jiù qū, jīn pǔ xīn qiāng.
    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
    zuì hèn xiāng yún rén sàn, chǔ lán hún shāng.
    最恨湘云人散,楚蘭魂傷。
    shēn shì kè chóu wèi xiāng.
    身是客、愁為鄉。
    suàn yù xiāo yóu féng wéi láng.
    算玉簫、猶逢韋郎。
    jìn hán shí rén jiā, xiāng sī wèi wàng píng zǎo xiāng.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裁春衫尋芳”平仄韻腳

    拼音:cái chūn shān xún fā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裁春衫尋芳”的相關詩句

    “裁春衫尋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裁春衫尋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裁春衫尋芳”出自史達祖的 《壽樓春·尋春服感念》,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