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蘚階聽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蘚階聽雨”全詩
紅藥開時,新夢又溱洧。
此情老去須休,春風多事。
便老去、越難回避。
阻幽會。
應念偷翦酴醿,柔條暗縈系。
節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可堪竹院題詩,蘚階聽雨,寸心外、安愁無地。
分類: 祝英臺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祝英臺近》史達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祝英臺近》是宋代史達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枝愁,桃葉恨,前事怕重記。
紅藥開時,新夢又溱洧。
此情老去須休,春風多事。
便老去,越難回避,阻幽會。
應念偷翦酴醿,柔條暗縈系。
節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可堪竹院題詩,蘚階聽雨,寸心外,安愁無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憂愁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與痛苦的悲傷。柳枝愁、桃葉恨,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憂愁。紅藥開放時,又引起了新的夢魘和無盡的傷感。作者感慨此情已經老去,應該放手不再追憶,但春風帶來的瑣碎事物卻讓他無法忘懷。盡管他希望擺脫這種情感的糾纏,但難以回避的是,他們的幽會被阻止了。作者希望對自己精心珍藏的美酒心懷愧疚,柔軟的柳條像暗暗縈繞的情感一樣纏繞著他。時間的流轉使得自然界的景物轉移人心,而春日的暮景更加使人憔悴。這讓人想起竹院中的題詩,靜靜地在苔階上聽雨,心中的憂愁無處安放。
賞析:
《祝英臺近》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煩惱。通過運用柳枝、桃葉、紅藥等意象,詩人將情感和自然景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幽怨的意境。詩中的紅藥開放時,象征著美好的事物帶來的痛苦和夢魘,這種對過去的回憶和不愿面對的痛苦感情構成了整首詩的主旨。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柔軟的柳條、竹院中的題詩和苔階聽雨等,創造出一種寂靜而憂傷的氛圍,使讀者產生共鳴。詩詞中的情感反復,表現了人們在歲月流轉中無法擺脫的憂愁和痛苦。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感慨,展現了古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對人生的思考。
“蘚階聽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ù yīng tái jìn
祝英臺近
liǔ zhī chóu, táo yè hèn, qián shì pà zhòng jì.
柳枝愁,桃葉恨,前事怕重記。
hóng yào kāi shí, xīn mèng yòu qín wěi.
紅藥開時,新夢又溱洧。
cǐ qíng lǎo qù xū xiū, chūn fēng duō shì.
此情老去須休,春風多事。
biàn lǎo qù yuè nán huí bì.
便老去、越難回避。
zǔ yōu huì.
阻幽會。
yīng niàn tōu jiǎn tú mí, róu tiáo àn yíng xì.
應念偷翦酴醿,柔條暗縈系。
jié wù yí rén, chūn mù gèng qiáo cuì.
節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kě kān zhú yuàn tí shī, xiǎn jiē tīng yǔ, cùn xīn wài ān chóu wú dì.
可堪竹院題詩,蘚階聽雨,寸心外、安愁無地。
“蘚階聽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