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淡窺樓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月淡窺樓角”全詩
一燈初見影窗紗。
又是重簾不下。
幽思屢隨芳草,閑愁多似楊花。
楊花芳草遍天涯。
繡被春寒夜夜。
分類: 西江月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西江月(閨思)》史達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月(閨思)》是宋代詩人史達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江的月亮淡淡地透過樓角照射進來,東風輕輕地吹拂著檐牙。一盞燈映在窗紗上,初次見到影子。重重簾幕還是沒有拉下。幽思時常隨著芳草而來,閑愁多像飄落的楊花。楊花和芳草遍布在天涯。繡被蒙上了春寒的夜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思念中的女子,她在閨房中凝望著窗外的西江月亮,感受著輕柔的東風。她點亮了一盞燈,透過窗紗看到自己的影子,但她依然感到內心的憂郁,沒有拉下厚重的簾幕。她的幽思伴隨著四季的芳草,她的閑愁像漫天飛舞的楊花一樣多。無論是在楊花和芳草遍布的地方,還是在天涯海角,她都無法擺脫這種思念之情。在寒冷的春夜里,她躺在被子里,仍然感到久久不散的寒意。
賞析:
《西江月(閨思)》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女子在閨房中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情更加豐富深沉。
首先,西江月和東風代表了外界的景象,通過月亮的淡淡光芒和東風的輕拂,凸顯了女子內心的孤寂和渴望。窗紗和簾幕則成為內外世界的隔離,表現了女子的無奈和禁錮。
其次,芳草和楊花作為自然的象征,通過與女子的情感相聯系,加深了詩中的憂郁意境。芳草和楊花的比喻揭示了女子內心深處的閑愁和無盡的思念之情,使詩詞具有了濃郁的女性情感。
最后,詩中的繡被和春寒夜夜則進一步強調了女子的孤寂和寒冷。繡被作為女子溫暖的象征,與春寒相對照,暗示了她內心的冷落和寂寞。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隱晦的意象展現了女子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情感的描繪和對自然景物的借喻,表達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在宋代婉約詩的傳統中,展示了史達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內涵,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西月淡窺樓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yuè guī sī
西江月(閨思)
xī yuè dàn kuī lóu jiǎo, dōng fēng àn luò yán yá.
西月淡窺樓角,東風暗落檐牙。
yī dēng chū jiàn yǐng chuāng shā.
一燈初見影窗紗。
yòu shì zhòng lián bù xià.
又是重簾不下。
yōu sī lǚ suí fāng cǎo, xián chóu duō shì yáng huā.
幽思屢隨芳草,閑愁多似楊花。
yáng huā fāng cǎo biàn tiān yá.
楊花芳草遍天涯。
xiù bèi chūn hán yè yè.
繡被春寒夜夜。
“西月淡窺樓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