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春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為春愁”全詩
錦瑟箜篌。
夜來風雨曉來收。
幾點落花饒柳絮,同為春愁。
寄信問晴鷗。
誰在芳洲。
綠波寧處有蘭舟。
獨對舊時攜手地,情思悠悠。
分類: 過龍門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過龍門(春愁)》史達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龍門(春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史達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醉月小紅樓,錦瑟箜篌。
夜來風雨曉來收。
幾點落花饒柳絮,同為春愁。
寄信問晴鷗,誰在芳洲。
綠波寧處有蘭舟。
獨對舊時攜手地,情思悠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春天時的憂愁情緒。詩中描繪了月光下醉臥在小紅樓中,美麗的箜篌聲音回蕩在空中。夜晚風雨過后,黎明時分雨停云散。地上散落著幾點花瓣和柳絮,與作者一樣都是春天的憂愁的象征。作者寄出一封信去詢問飛過的晴鷗,問它是否在美麗的芳洲。作者認為在綠波蕩漾的地方一定有一艘蘭舟。獨自對著曾經手牽著手走過的地方,思緒萬千,情感悠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的憂愁情緒。詩中的意象非常清新,如醉臥月光下的小紅樓、回蕩在空中的箜篌聲音,以及散落的花瓣和柳絮,都給人以美麗的感覺。作者以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將自己內心的憂愁與春天的景色相聯系,抒發了自己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曾經的美好時光的留戀和思念之情,情感悠長而深沉。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精美的意象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深深的憂愁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與短暫,以及人生的悲喜交織。
“同為春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lóng mén chūn chóu
過龍門(春愁)
zuì yuè xiǎo hóng lóu.
醉月小紅樓。
jǐn sè kōng hóu.
錦瑟箜篌。
yè lái fēng yǔ xiǎo lái shōu.
夜來風雨曉來收。
jǐ diǎn luò huā ráo liǔ xù, tóng wèi chūn chóu.
幾點落花饒柳絮,同為春愁。
jì xìn wèn qíng ōu.
寄信問晴鷗。
shuí zài fāng zhōu.
誰在芳洲。
lǜ bō níng chù yǒu lán zhōu.
綠波寧處有蘭舟。
dú duì jiù shí xié shǒu dì, qíng sī yōu yōu.
獨對舊時攜手地,情思悠悠。
“同為春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