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吹動岑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動岑寂”出自宋代史達祖的《秋霽》,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chuī dòng cén jì,詩句平仄:平仄平仄。

    “吹動岑寂”全詩

    《秋霽》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
    露蛩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
    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分類: 秋景思歸 秋霽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秋霽·江水蒼蒼翻譯及注釋

    翻譯
    江水蒼茫無際,眼望柳絲倦疲荷花愁凄,我跟柳荷共同感受到了秋意。荒廢的樓閣先感到寒涼,陳舊的帷簾空垂著暮色,遠飛的鴻雁最厭惡猛勁的風力。羈旅中企盼故園的消息,我愛故鄉那映入眼簾的南山翠碧。眷念著京都,誰是那羈旅江漢、懷戀家鄉美味的未歸客?
    很快又到了歲末,瘦骨嶙峋,臨風而立,聽著夜晚蕭瑟的秋風,吹動起我心中的冷寂。夜露中蟋蟀叫得悲戚,一盞青燈照著冷屋,翻著書禁不住愁腸滿腹,將兩鬢染成了白色。年少時豪爽俊逸的游伴已完全斷絕了消息。最使我可憐難堪的地方,使我痛楚無奈,柔弱的神魂驚悸,是在南浦采擷香草相送,是在霧繞煙迷的驛館剪梅贈別!

    注釋
    秋霽:詞牌名,據傳此調始于宋人胡浩然,因賦秋晴,故名為《秋霽》。
    倦柳愁荷:柳枝荷花凋落的樣子。
    廢閣:長久無人居住的樓閣。
    古簾:陳舊的帷簾。
    雁程:雁飛的行程。
    信息:音信消息。
    渠:你。
    入眼:看上。
    上國:首都。南宋京城臨安。此泛指故土。
    膾鱸(kuài lú):指鱸魚膾。晉人張翰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而思家鄉吳中的鱸魚膾等美味,辭官歸鄉。后遂以鱸膾作為思鄉的典故。
    歲晚:歲未。
    岑寂:寂寞,孤獨冷清。
    蛩(qióng):蟋蟀。
    俊游:好友。
    渾:還。
    斷:訂約。
    苒苒(rǎn):柔弱的樣子。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剪梅:用陸凱寄梅給范曄的典故。

    秋霽·江水蒼蒼賞析

      詞以寫景導入。“江水蒼蒼”三句是愁人眼中的秋色。江水浩渺而蒼茫,秋天江潮常是最為壯觀的,但在流放異鄉的詞人看來,江水仿佛離人之淚,縱使秋江都是淚,也流不盡許多愁。“倦柳愁荷”更是情景交融。秋霜以后,柳葉行將敗落,已不是春夏時節的青翠欲滴,荷葉幾個月來辛勤扶持著嬌艷的荷花,這時花落葉老,往日的郁郁蔥蔥已不復存在,以至只留下聽秋雨的“殘荷”(別本“愁”即作“殘”)。而這江、這柳、這荷,都感受到秋天的襲來。“廢閣”、“古簾”與下文“清燈冷屋”都是寫詞人居所的。閣已“廢”,卻還住人;簾已“古”,卻還掛著,可見詞人生活的清貧。“雁程最嫌風力”句,“雁程”,指雁之行程。“嫌”,即怕。雁飛最怕風大,逆風飛翔,吃力而難停歇,自然也就不能捎來故園信息。史達祖原籍是北宋故都汴梁,但他生于高宗紹興末年,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南宋都城臨安度過的,其親友也大都在那里。這里的“故園”,應指其西湖邊葛嶺一帶的家園。“愛渠入眼南山碧”一句是憶舊。“渠”,即它。

      “南山”在臨安是實有的,大旗山北有一座高四十余丈的山即名南山,山上有杜牧墓。西湖周圍尚有南屏山、南高峰,皆可謂之“南山”,但這里當是泛指居所南面的群山。詞人身處貶所,故格外留戀過去臨安的家居生活。一“愛”字,一“碧”字,與上文貶所景象之感情色彩成了鮮明對照。“念上國”一句,明白道出所念乃是京都。詞人盡管身遭不幸,而忠君愛國之心并未改變。“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一句,乃反躬自問,這江漢未歸之客實指詞人自己。“江漢”指長江、漢水間的地域。如杜甫在江陵(今屬湖北)作詩自稱“江漢思歸客”,即指旅居在江、漢之間。此詞的“江漢未歸客”字面亦當本于杜詩。“膾鱸”用晉人張翰的典故。張翰任齊王冏之東曹椽,因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遂辭官,命駕歸。

      作者以張翰自詡,但卻不能如張翰之全身遠禍。宋代官員得罪流放遠州,輕者送某州居住,稍重曰安置,又重曰編管,皆指定居住地,受地方官約束,不得自由行動。況且他是鯨面流放,身不由己,有家難歸,并非留戀爵祿。詞寫至此,詞情更為抑郁,便由傷秋懷鄉轉而感傷不幸身世。

      過片句以“還又”二字作過渡,更進一層。蒼蒼江水,倦柳愁荷,已使江漢未歸之客黯然神傷,又值“歲晚”,況是“瘦骨臨風,夜聞秋聲”,故倍增孤寂之感。“歲晚”,猶歲暮。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以后,一年過去大半,仿佛日之黃昏,無怪乎杜甫《秋興》詩中“一臥滄江驚歲晚”即謂深秋為“歲晚”。“瘦骨”二字道出詞人貶中體貌枯槁,精神憔悴。

      “夜聞”二句寫客中的所聞所感。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而稱“秋聲”。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暮志銘》謂“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乃西風吹動樹木所發。“岑寂”,為冷清、寂寞之意。詞人孤身羈旅,對蕭瑟之秋風,萌發寂寥之情。

      此情既是觸景而生,也是貶謫中的愛國志士無往而不在的身世之感的真實流露。詞人一心報效祖國,他曾“每為神州未復”(《龍吟曲》)而憂心忡忡,也曾幻想“趁建瓴一舉,并收鰲極”(《滿江紅》),更希望有一天能“辦一襟風月看升平,吟春色”(《滿江紅》)。但他寄予厚望的開禧北伐失敗了,主戰者的頭顱成了向敵人討好的貢品,當時的形勢誠如王夫之《宋論》指出的:“侂胄誅,兵已罷,宋日以坐敝而訖于亡。”國事一日不如一日,有著報國之心的詞人不能無動于衷。但眼前的現實卻如此冷酷:“露蛩悲、清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蛩即蟋蟀,秋露降下,蟋蟀悲鳴,僅有冷屋中的一盞孤燈與詞人相伴,只能以“翻書”來打發這漫漫長夜。屋是冷的,閣是破的,詞人的心也是碎的。他憂國傷時,故愁得鬢發都白了。曾幾何時,公元1201年(嘉泰元年)張镃為他的詞集作序時還稱他“郁然而秀整”,且“須發未白”,時間過去不多幾年,他竟然已“瘦骨臨風”、“鬢毛白”。其實他這時還不到五十歲,卻已早衰。他早年也曾到過江漢一帶,當時正值青春年少,與好友們相約嬉游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猶如昨日。可是此時貶謫故地,卻是萬般無奈,驚魂不定。史彌遠政變的刀光劍影仿佛還在詞人眼前晃動。繼韓侂胄遇害后,丞相陳自強也被貶死雷州,北伐主帥蘇師旦被處斬于韶州。史彌遠雖對外只會腆顏事敵,但對政敵的迫害卻從不手軟。這時,史達祖在貶所會不會受到新的迫害只有天才知曉,但這種威脅是無時不在的。他既無辛棄疾那樣的雄才大略,性格上也缺少稼軒的英雄氣概,在這首詞中也不難看出。

      “苒苒”二字乃柔弱之意,“苒苒魂驚”,正透出他性格上軟弱的一面。故當其客中送客之際,只能一灑志士之淚,卻無一壯語贈別,連牢騷也不敢發。后結二句,為送別寄遠之辭。“南浦”指南面的水邊。《離騷》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又江淹《別賦》云:“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這里借“南浦”而點出送別之意。“煙驛”,指詞人之居所,與前文之“廢閣”、“冷屋”同義。“剪梅”乃寄遠常用之典。據《荊州記》載,“陸凱、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因無所有而折梅寄遠已屬可嘆,何況詞人身處貶所,寄遠之際更多一番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情。詞即在這哀怨之中結束了,更顯得一往情深。

      從這首詞的藝術表現手法看,也是頗具特色的。詞人身遭不幸,家國之恨、身世之感郁積于胸,不可不言而又不可明言,故形成了一種沉郁蒼涼的風格和回環往復、虛實相間的抒情結構。詞人深沉哀怨之情是歷歷可感的。“雁程最嫌風力”、“無奈苒苒魂驚”等語,都寫得沉郁深摯,頗為感人。梅溪詞受清真影響,在章法結構上常常通過種種回憶、想象、聯想等手法,前后左右,回環吞吐地描摹出他所要表達的東西,看到的和想到的融于一篇。這一特點,在他被貶流放后的作品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首詞正是如此。詞中之江水、柳、荷、廢閣、古簾、清燈冷屋,都是實景,而“受渠入眼南山碧”,“年少俊游渾斷得”則是回憶與想象,全詞以傷秋懷歸貫穿全篇,虛虛實實,欲言又止,搖曳生姿,朦朧而不晦澀,這就比直抒胸臆更感人肺腑、耐人尋味。

      含蓄蘊藉是沉郁風格的又一表現。結尾數句,既點明是送別友人,又將未了之情引起讀者遐想,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顯得含意雋永,余音不絕。清人對此詞非常推崇,推它為《梅溪詞》的杰作,顯然是有見地的。

    秋霽·江水蒼蒼創作背景

      詞人是在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被黥面流放到江漢一帶的。當時開禧北伐失敗,史彌遠政變,太師韓侂胄遇害身死,他被牽連下獄,家產也被抄沒。寫作此詞時他被貶江漢已有幾年時間,大約公元1212年(嘉定五年)前深秋時節。懷歸思鄉之情日益強烈,適值深秋,又逢送別友人,故孤獨惆悵之情一寄于詞。

    “吹動岑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ì
    秋霽

    jiāng shuǐ cāng cāng, wàng juàn liǔ chóu hé, gòng gǎn qiū sè.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fèi gé xiān liáng, gǔ lián kōng mù, yàn chéng zuì xián fēng lì.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gù yuán xìn xī, ài qú rù yǎn nán shān bì.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niàn shàng guó, shuí shì kuài lú jiāng hàn wèi guī kè.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hái yòu suì wǎn, shòu gǔ lín fēng, yè wén qiū shēng, chuī dòng cén jì.
    還又歲晚,瘦骨臨風,夜聞秋聲,吹動岑寂。
    lù qióng bēi, qīng dēng lěng wū, fān shū chóu shàng bìn máo bái.
    露蛩悲,青燈冷屋,翻書愁上鬢毛白。
    nián shào jùn yóu hún duàn dé, dàn kě lián chù, wú nài rǎn rǎn hún jīng, cǎi xiāng nán pǔ, jiǎn méi yān yì.
    年少俊游渾斷得,但可憐處,無奈苒苒魂驚,采香南浦,剪梅煙驛。

    “吹動岑寂”平仄韻腳

    拼音:chuī dòng cén jì
    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吹動岑寂”的相關詩句

    “吹動岑寂”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吹動岑寂”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吹動岑寂”出自史達祖的 《秋霽·江水蒼蒼》,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