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凌波微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肯凌波微步”全詩
飛破玉壺清影。
水濺粉綃寒。
渺云鬟。
不肯凌波微步。
卻載春愁歸去。
風澹楚魂驚。
隔瑤京。
分類: 昭君怨
作者簡介(高觀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昭君怨(題春波獨載圖)》高觀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昭君怨(題春波獨載圖)》是宋代詩人高觀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艘孤單的煙艇漂浮在水上,不再有憂愁之情。
船身劃破了玉壺的清澈倒影,水花濺起粉紅的綢緞,冰冷的寒意襲人。
微風中,云鬟輕拂著,不愿踏浪微步,而是承載著春愁回歸。
風輕淡了楚國的魂魄,隔著瑤池宮闕,令人驚嘆。
詩意解讀:
這首詩詞以昭君為主題,表達了昭君的怨憤和內心的痛苦。昭君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說人物,她因為政治原因被迫嫁給匈奴的單于,被遠遠帶到了異國他鄉,與親人和故土相隔。詩中的煙艇和水波象征著她孤獨的心情,其中的玉壺和粉綃則表達了她的美麗和嬌媚。詩人通過描繪昭君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對她遭遇的同情和哀憐。最后兩句表達了昭君在異國他鄉的悲憤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昭君的內心世界和她在異鄉的苦楚。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將昭君的心情與自然景色相聯系,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煙艇、玉壺、粉綃等形象細膩而生動,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昭君內心的憂愁和無奈。最后兩句表達了昭君的憤怒和對故國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楚國魂魄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詩詞的主題和情感。整首詩詞情緒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充滿哀思和怨憤的佳作。
“不肯凌波微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jūn yuàn tí chūn bō dú zài tú
昭君怨(題春波獨載圖)
yī zhào mò chóu yān tǐng.
一棹莫愁煙艇。
fēi pò yù hú qīng yǐng.
飛破玉壺清影。
shuǐ jiàn fěn xiāo hán.
水濺粉綃寒。
miǎo yún huán.
渺云鬟。
bù kěn líng bō wēi bù.
不肯凌波微步。
què zài chūn chóu guī qù.
卻載春愁歸去。
fēng dàn chǔ hún jīng.
風澹楚魂驚。
gé yáo jīng.
隔瑤京。
“不肯凌波微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