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郎且放鳳簫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郎且放鳳簫閑”全詩
橫玉聲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櫻朱度、香噴云鬟。
霜月搖搖吹落,梅花簌簌驚殘。
蕭郎且放鳳簫閑。
何處驂鸞。
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里關山。
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高觀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高觀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從遠處吹進松林,
曾經有一位美麗的女子透過翠簾看過。
寒冷的風吹過玉笛,
深夜里,她不顧輕柔的紙扇冷冷的,
她穿過櫻花樹,香氣彌漫在云鬟上。
霜月搖曳,吹落,
梅花紛紛揚揚地驚艷了殘冬。
我所愛的人,放下鳳簫吧,
她在何處呢?驂鸞是什么地方?
靜靜地聽著三弄霓裳曲結束,
我的靈魂飛向了遠山,愁緒糾結其中。
三十六宮離天更近,
但是我思念的奴兒卻在人間。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寂靜的冬夜景象,詩人通過聽到鄰居女子吹奏笛子的聲音,喚起了他對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情感和意境。
詩中的松林、翠簾、玉笛、櫻花、霜月、梅花等形象,展現了冬季的寒冷和寂靜,同時也帶來了一絲凄美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物,間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詩人提到的鳳簫和驂鸞是古代的樂器,象征著美好的音樂和藝術。他希望所愛之人能夠暫時拋開瑣事,靜靜地欣賞音樂的美妙,與他一同分享內心的思念和憂傷。
最后兩句“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表達了詩人對所愛之人的思念之情。盡管他身處塵世,與所愛之人相隔遙遠,但他仍然深深地思念著她,希望能與她相聚。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冬夜的寒冷和靜謐,通過對音樂、美景和思念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所愛之人的渴望。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獨特魅力。
“蕭郎且放鳳簫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wén lín nǚ chuī dí
風入松(聞鄰女吹笛)
fěn jiāo céng gé cuì lián kàn.
粉嬌曾隔翠簾看。
héng yù shēng hán.
橫玉聲寒。
yè shēn bù guǎn róu tí lěng, yīng zhū dù xiāng pēn yún huán.
夜深不管柔荑冷,櫻朱度、香噴云鬟。
shuāng yuè yáo yáo chuī luò, méi huā sù sù jīng cán.
霜月搖搖吹落,梅花簌簌驚殘。
xiāo láng qiě fàng fèng xiāo xián.
蕭郎且放鳳簫閑。
hé chǔ cān luán.
何處驂鸞。
jìng tīng sān nòng ní cháng bà, hún fēi duàn chóu lǐ guān shān.
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里關山。
sān shí liù gōng tiān jìn, niàn nú què zài rén jiān.
三十六宮天近,念奴卻在人間。
“蕭郎且放鳳簫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