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參玉節征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參玉節征鞍”全詩
緩帶輕裘,爭看盛世衣冠。
吟倦西湖風月,去看北塞關山。
過離宮禾黍,故疊煙塵,有淚應彈。
文章俊偉,穎露囊錐,名動萬里呼韓。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試何難。
情寄吳梅香冷,夢隨隴雁霜寒。
立勛未晚,歸來依舊,酒社詩壇。
分類: 雨中花
作者簡介(高觀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雨中花》高觀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中的花朵,迎著西風飄搖,像客人應接星漢般的繁盛。行人背負著玉節,徐徐前行,征馬的鞍上系著緩緩飄動的輕裘。人們爭相觀看著盛世的衣冠。詩人倦于吟詠西湖的風景和月色,決定去看北方的塞關山。途中經過離宮,看到禾黍豐茂,古老的煙塵層層疊疊,眼中不禁流下淚水。那些杰出的文人才子,才華橫溢,名聲傳遍萬里,呼喚著漢朝的壯麗。他們了解文人的品質和平戎的手段,小試一番又有何難。心情寄托于吳梅香的冷漠,夢想隨著隴西的雁鳴和霜寒。立下功勛的時機并不晚,回來后一切依舊,沉醉于酒館和詩壇。
詩意:
《雨中花》描繪了一個追求功名和理想的文人的心境。詩中通過描寫雨中的花朵、盛世的衣冠、離宮的禾黍以及壯麗的歷史名篇等圖景,表達了詩人對繁華富貴、文人才華和壯麗歷史的向往和追求。詩人對于自身才情的自信和對于時代機遇的把握,使得他對于成就功業的決心顯得堅定不移。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于吳梅香的思念和對于歸鄉的期待,以及對于回歸詩壇和重拾酒社生活的暢想。
賞析:
《雨中花》以優美的辭章和瑰麗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才情與情感。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追求功名和理想的心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雨中的花朵和盛世的衣冠、離宮的禾黍以及北方的關山相對照,形成了一幅繁華與冷寂、遠游與歸鄉的畫面。通過描寫離宮的禾黍和古老的煙塵,以及對于文人才子的稱贊,詩人表達了對于歷史壯麗和文人才華的向往。最后,詩人展示了自信和決心,表達了立下功勛的決心,并帶有一絲對于歸鄉和回歸詩壇的憧憬。
整首詩詞意境宏大,語言優美流暢,以景物描寫、對比手法和感情表達為主線,展示了作者既追求功名成就,又對于家國情懷和文人境遇的思考。它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富有理想和抱負的文人的內心世界,以及對于歷史、文化和情感的關注。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熱情和對于歷史文化的敬仰,同時也能夠引發對于自身理想和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詞具有飽滿的情感和深遠的意蘊,是宋代文學的一朵瑰寶。
“行參玉節征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huā
雨中花
pèi fú xī fēng, kè yīng xīng hàn, xíng cān yù jié zhēng ān.
旆拂西風,客應星漢,行參玉節征鞍。
huǎn dài qīng qiú, zhēng kàn shèng shì yì guān.
緩帶輕裘,爭看盛世衣冠。
yín juàn xī hú fēng yuè, qù kàn běi sāi guān shān.
吟倦西湖風月,去看北塞關山。
guò lí gōng hé shǔ, gù dié yān chén, yǒu lèi yīng dàn.
過離宮禾黍,故疊煙塵,有淚應彈。
wén zhāng jùn wěi, yǐng lù náng zhuī, míng dòng wàn lǐ hū hán.
文章俊偉,穎露囊錐,名動萬里呼韓。
zhī sù yǒu píng róng shǒu duàn, xiǎo shì hé nán.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試何難。
qíng jì wú méi xiāng lěng, mèng suí lǒng yàn shuāng hán.
情寄吳梅香冷,夢隨隴雁霜寒。
lì xūn wèi wǎn, guī lái yī jiù, jiǔ shè shī tán.
立勛未晚,歸來依舊,酒社詩壇。
“行參玉節征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