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不自知”全詩
正東家尼父,嘆無聞日,鄹人孟子,不動心時。
顧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渾是非。
隨祿仕,便加齊卿相,于我何為。
人間郁蒸難耐,誰借我五萬蒲葵。
上玉臺百尺,天連野□,□樓千里,江射晴暉。
此意分明誰與會,但時把瑤笙和月吹。
吾歸矣,有鴻相與和,鶴自由飛。
《洞庭春色(生日謝同官六月八日)》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庭春色(生日謝同官六月八日)》是宋代魏了翁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十之年,頭顱如此,豈不自知。
正東家尼父,嘆無聞日,鄹人孟子,不動心時。
顧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渾是非。
隨祿仕,便加齊卿相,于我何為。
人間郁蒸難耐,誰借我五萬蒲葵。
上玉臺百尺,天連野□,□樓千里,江射晴暉。
此意分明誰與會,但時把瑤笙和月吹。
吾歸矣,有鴻相與和,鶴自由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魏了翁在自己四十歲生日向同僚致謝時所作。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自己年齡增長和社會地位的反思,以及對自身成就和未來的疑慮。
詩的開篇,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頭發的脫落和衰老的認識,自問自己怎能不自知。接著,詩人提到了家中的尼父和鄹人孟子,暗示自己的平凡和無名,以及對人生追求和內心安寧的思考。
第二聯詩句中,詩人寫道自己未能真正自信,并感嘆自己三十九年來經歷的紛爭和是非。他以自己追隨官祿而晉升為齊卿相的經歷來疑問自己的所為。
接下來的兩聯詩句,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環境的不滿和渴望得到某種力量或資源的愿望。他提到了借用五萬蒲葵的希望,暗喻對人間繁雜紛擾的厭倦,渴望一種寧靜和解脫。
最后的兩聯詩句,詩人以優美的意象描繪了一幅景色,上玉臺、天連野、□樓千里、江射晴暉。這里的意象表現出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對美好的向往。最后兩句表明詩人的歸心,他希望與自然和諧相處,像鴻鳥和鶴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和對社會環境的關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詩人對自己的人生境遇和社會地位產生了疑問,同時又渴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抒發了個人情感,又融入了對社會現狀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豈不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tíng chūn sè shēng rì xiè tóng guān liù yuè bā rì
洞庭春色(生日謝同官六月八日)
sì shí zhī nián, tóu lú rú cǐ, qǐ bù zì zhī.
四十之年,頭顱如此,豈不自知。
zhèng dōng jiā ní fù, tàn wú wén rì, zōu rén mèng zǐ, bù dòng xīn shí.
正東家尼父,嘆無聞日,鄹人孟子,不動心時。
gù wǒ wèi néng zhēn zì xìn, suàn sān shí jiǔ nián hún shì fēi.
顧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渾是非。
suí lù shì, biàn jiā qí qīng xiàng, yú wǒ hé wéi.
隨祿仕,便加齊卿相,于我何為。
rén jiān yù zhēng nán nài, shuí jiè wǒ wǔ wàn pú kuí.
人間郁蒸難耐,誰借我五萬蒲葵。
shàng yù tái bǎi chǐ, tiān lián yě, lóu qiān lǐ, jiāng shè qíng huī.
上玉臺百尺,天連野□,□樓千里,江射晴暉。
cǐ yì fēn míng shuí yù huì, dàn shí bǎ yáo shēng hé yuè chuī.
此意分明誰與會,但時把瑤笙和月吹。
wú guī yǐ, yǒu hóng xiāng yǔ hé, hè zì yóu fēi.
吾歸矣,有鴻相與和,鶴自由飛。
“豈不自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