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兩蘇公盍不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嘆兩蘇公盍不歸”全詩
芳蓀紐佩石蘭衣。
不教塵外專云壑,準向人間駕使_。
憂國夢,繞端闈。
靜言思奮不能飛。
時因風雨思疇昔,嘆兩蘇公盍不歸。
分類: 鷓鴣天
《鷓鴣天(吹韻東叔兄見貽生日)》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鷓鴣天(吹韻東叔兄見貽生日)》
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代
中文譯文:
內貴何妨知我希。
芳蓀紐佩石蘭衣。
不教塵外專云壑,
準向人間駕使_。
憂國夢,繞端闈。
靜言思奮不能飛。
時因風雨思疇昔,
嘆兩蘇公盍不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魏了翁所作,題為《鷓鴣天(吹韻東叔兄見貽生日)》。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和時代局勢的思考和憂慮,同時也表達了對兩位蘇軾和蘇轍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篇寫道:“內貴何妨知我希”,表達了作者作為內臣,身處朝廷內部,卻渴望追求內心的理想和志向。他感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暗示自己對外在榮華富貴的不在乎。
接著,詩中提到了芳蓀紐佩石蘭衣,這是對自己高貴的衣著和身份的描繪,但作者并不認為這些可以讓他超脫塵世的束縛。
下一句“不教塵外專云壑”,意味著他不愿意在凡塵之外專注于追求個人修身養性,而是希望在人間中發揮自己的才華和作用。這句話也可以解讀為他不愿意局限于僻靜的山林,而是希望活躍在世俗的塵囂之中。
接下來的一句“準向人間駕使_”,有一定的破折號,表示作者的思緒沒有完全表達出來,留下了一些懸念。這可能暗示了作者有一種不甘心和無奈的情緒,他希望在人間發揮自己的才華和作用,但又感到自己受到了某種限制或阻礙。
詩的后半部分,“憂國夢,繞端闈。靜言思奮不能飛。”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時代局勢的思考。他渴望為國家盡一份力量,但又感到自己的言辭和意見無法真正奏效,無法起到推動變革的作用。
最后兩句“時因風雨思疇昔,嘆兩蘇公盍不歸”,表達了對兩位蘇軾和蘇轍的思念之情。這里的“風雨”可以理解為時代的動蕩和困苦,作者希望能夠回到過去,與這兩位杰出的文人共同面對時局。作者不禁慨嘆,為什么這兩位才子不能再回到人間。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身份和境遇的思考,對國家和時代的憂慮,以及對兩位文學巨擘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詩意的分析,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矛盾、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
“嘆兩蘇公盍不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chuī yùn dōng shū xiōng jiàn yí shēng rì
鷓鴣天(吹韻東叔兄見貽生日)
nèi guì hé fáng zhī wǒ xī.
內貴何妨知我希。
fāng sūn niǔ pèi shí lán yī.
芳蓀紐佩石蘭衣。
bù jiào chén wài zhuān yún hè, zhǔn xiàng rén jiān jià shǐ.
不教塵外專云壑,準向人間駕使_。
yōu guó mèng, rào duān wéi.
憂國夢,繞端闈。
jìng yán sī fèn bù néng fēi.
靜言思奮不能飛。
shí yīn fēng yǔ sī chóu xī, tàn liǎng sū gōng hé bù guī.
時因風雨思疇昔,嘆兩蘇公盍不歸。
“嘆兩蘇公盍不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