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盡有馀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盡有馀憶”全詩
已能持寶瑟,自解掩羅巾。
念昔別時小,未知疏與親。
今來始離恨,拭淚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
同居雖漸慣,見人猶未覓。
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
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馀憶。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別弟妹二首(一作盧象詩)》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別弟妹二首(一作盧象詩)》
兩妹日成長,
雙鬟將及人。
已能持寶瑟,
自解掩羅巾。
念昔別時小,
未知疏與親。
今來始離恨,
拭淚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
歸來不相識。
同居雖漸慣,
見人猶未覓。
宛作越人語,
殊甘水鄉食。
別此最為難,
淚盡有馀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作者王維離別自己的弟妹的情感。詩中描繪了兩個妹妹漸漸長大,發鬢已及腰而成人的景象。她們已經能夠彈奏著珍貴的寶瑟,解開羅巾遮面。作者想起了當初離別時她們還很小,對離別的理解和親情的疏遠都不甚明了。如今再次相見,才真正感受到了離別的痛苦,擦去淚水,顯得十分掛念和殷勤。而小弟則更加幼小,回來時已經不相識了。雖然同居一段時間已經逐漸習慣了,但見到陌生人仍然找不到。像越人的語言,享受著異鄉的美食。離別是最為困難的,淚水已經流盡,只剩下深深的想念。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弟妹的離別和重逢的情感。在離別的妹妹們已經長大成人后,再次相見時,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而小弟已經不認識作者了,這也給詩中增加了一些愁思。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留戀和思念之情,通過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親人的變化,表現了離別的辛酸和心酸之處。
“淚盡有馀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dì mèi èr shǒu yī zuò lú xiàng shī
別弟妹二首(一作盧象詩)
liǎng mèi rì chéng zhǎng, shuāng huán jiāng jí rén.
兩妹日成長,雙鬟將及人。
yǐ néng chí bǎo sè, zì jiě yǎn luó jīn.
已能持寶瑟,自解掩羅巾。
niàn xī bié shí xiǎo, wèi zhī shū yǔ qīn.
念昔別時小,未知疏與親。
jīn lái shǐ lí hèn, shì lèi fāng yīn qín.
今來始離恨,拭淚方殷勤。
xiǎo dì gèng hái yòu, guī lái bù xiāng shí.
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
tóng jū suī jiàn guàn, jiàn rén yóu wèi mì.
同居雖漸慣,見人猶未覓。
wǎn zuò yuè rén yǔ, shū gān shuǐ xiāng shí.
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
bié cǐ zuì wéi nán, lèi jǐn yǒu yú yì.
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馀憶。
“淚盡有馀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