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遙望空云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郡中遙望空云山”全詩
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閑。
峽里誰知有人事,郡中遙望空云山。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
崇梵僧,崇梵僧,
秋歸覆釜春不還。
落花啼鳥紛紛亂,
澗戶山窗寂寂閑。
峽里誰知有人事,
郡中遙望空云山。
中文譯文:
崇梵寺的僧人啊,崇梵寺的僧人啊,
秋天過去,春天卻不再來。
落花飄飄,鳥兒啼鳴,紛亂不堪,
澗邊的窗戶靜靜地敞開。
在這峽谷深處,誰知道世事紛擾,
在郡城里遙望著空山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描繪了崇梵寺附近的景色和僧人的歸宿之感。詩中以寄托情感的方式,通過清新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人們對歸途的渴望以及尋找安寧與寧靜的心境。
詩的前兩句“崇梵僧,崇梵僧,秋歸覆釜春不還”,通過反復疊詞的手法,強調了秋天過去,春天無法返回的無奈之情。崇梵僧人歸途遙遠,暫時無法回到原處,詩人以此來比喻人們在世事變遷中往往會有離散和無常的命運。
接下來的兩句“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閑”,生動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落花飄落,鳥兒鳴叫,表達了大自然在變化的季節中的喧囂和熱鬧。而澗戶山窗則是寺廟中的窗戶,被描述為寂靜和寧謐。這兩句詩反映了自然和宗教的寂靜對比,也折射出詩人希望脫離俗世繁忙,追求心靈的安寧。
最后兩句“峽里誰知有人事,郡中遙望空云山”,表達了詩人隔離于世的愿望。峽里的世界無人知曉,而在郡城遙望,遠處的山峰卻是空靈而朦朧。這種遙遠的視線給人以超越塵世的感覺,讓人陶醉于山水之中。
綜上所述,這首詩通過寄托情感的手法,以描繪自然景象為基礎,表達了對歸途渴望和追求寧靜的心境,同時也呈現了對世俗世界的隔離之愿,具有高度的詩性和哲理意味。
“郡中遙望空云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óng fàn sēng chóng fàn sì jìn dōng ē fù fǔ cūn
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
chóng fàn sēng, chóng fàn sēng, qiū guī fù fǔ chūn bù hái.
崇梵僧,崇梵僧,秋歸覆釜春不還。
luò huā tí niǎo fēn fēn luàn,
落花啼鳥紛紛亂,
jiàn hù shān chuāng jì jì xián.
澗戶山窗寂寂閑。
xiá lǐ shéi zhī yǒu rén shì, jùn zhōng yáo wàng kōng yún shān.
峽里誰知有人事,郡中遙望空云山。
“郡中遙望空云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