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暖紋波飐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漾暖紋波飐飐”全詩
輕衫短帽西湖路,花氣撲春驄。
斗草褰衣濕翠,秋千瞥眼飛紅。
日長不放春醪困,立盡海棠風。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盧祖皋)
盧祖皋(約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屬浙江)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烏夜啼(西湖)》盧祖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夜啼(西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盧祖皋。這首詩描繪了西湖夜晚的景色和情感。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漾暖紋波飐飐,吹晴絲雨濛濛。
在這個句子中,詩人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西湖夜晚的氛圍。他描述了湖面上微微泛起的溫暖的波紋,輕柔的風吹散了蒙蒙細雨,天空開始放晴。
輕衫短帽西湖路,花氣撲春驄。
這兩句話描繪了一個人穿著輕便的衣帽走在西湖的路上,周圍彌漫著鮮花的香氣。"春驄"指的是一種有著駿馬般外貌的馬匹,暗示了春天的來臨。
斗草褰衣濕翠,秋千瞥眼飛紅。
這兩句詩描述了詩人行走時,他的衣服被湖邊的水草濺濕,顯得更加翠綠。接著,詩人看到一個秋千,眼神一閃即逝,飛揚的紅色引起了他的注意。這里的描寫使得詩詞更加生動。
日長不放春醪困,立盡海棠風。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嘆。長時間的白天使得春醪(一種酒)不能放松,而疲憊的春風也漸漸消逝。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焦慮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西湖夜晚的美景和詩人內心的感受。湖水的溫暖波紋、吹散的細雨、芬芳的鮮花、濕潤的水草、飄揚的秋千和消逝的春風,都構成了這個幽靜而美麗的夜晚畫面。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把握,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寧靜、略帶憂愁的感覺,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和時光流轉的獨特感悟。
“漾暖紋波飐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yè tí xī hú
烏夜啼(西湖)
yàng nuǎn wén bō zhǎn zhǎn, chuī qíng sī yǔ méng méng.
漾暖紋波飐飐,吹晴絲雨濛濛。
qīng shān duǎn mào xī hú lù, huā qì pū chūn cōng.
輕衫短帽西湖路,花氣撲春驄。
dòu cǎo qiān yī shī cuì, qiū qiān piē yǎn fēi hóng.
斗草褰衣濕翠,秋千瞥眼飛紅。
rì zhǎng bù fàng chūn láo kùn, lì jǐn hǎi táng fēng.
日長不放春醪困,立盡海棠風。
“漾暖紋波飐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