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綺疏人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薄綺疏人靜”全詩
移去移來簾影。
一雨林塘新綠凈。
杏梁歸燕并。
翠袖玉屏金鏡。
日薄綺疏人靜。
心事一春疑酒病。
鳥啼花滿徑。
作者簡介(盧祖皋)
盧祖皋(約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屬浙江)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謁金門》盧祖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是宋代盧祖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風不定,吹動著窗簾的影子。
一場雨過后,林塘變得嫩綠清澈。
杏樹上的燕子歸來,與它們的巢穴相依。
翠綠的袖子、晶瑩的屏風、鑲嵌著金色的鏡子。
太陽漸漸西斜,錦繡的帷幕上只剩下寂靜的人。
心中的煩惱像春天一樣多,讓人疑心是否因為酒而生病。
鳥兒啁啾,花朵盛開,小徑上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詩意:
《謁金門》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詩中以描寫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一系列意象,包括風吹動窗簾的影子、雨后的林塘、歸巢的燕子、華麗的屏風和鏡子,以及夕陽西斜時的寧靜。詩人通過這些景物和意象,表達了心中的煩惱和困擾,以及對春天的喜悅和美好的向往。
賞析:
《謁金門》以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春日的景象,通過感官的形象描繪,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這個春天的世界中。詩中所描繪的風景和意象都具有鮮明的對比,如風吹動窗簾的影子與靜謐的人、林塘的新綠與歸燕的歡迎、翠袖玉屏金鏡與日薄綺疏、鳥啼花滿與人靜等等。這些對比和細膩的描寫,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染力。
詩人通過這些景物和意象,寓意著詩人內心的煩惱和迷惘。他描述了心事重重的春天,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到春日的景象之中。詩人暗示自己的困擾,使得詩詞呈現出一種內在的矛盾和沖突。這種矛盾感和沖突感,增加了詩詞的思想深度和表現力。
總體而言,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春日的景象與內心的矛盾和困擾相結合,展現出一種復雜而美麗的詩意。《謁金門》是一首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詩詞,引人深思,給人以美的享受。
“日薄綺疏人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fēng bù dìng.
風不定。
yí qù yí lái lián yǐng.
移去移來簾影。
yī yǔ lín táng xīn lǜ jìng.
一雨林塘新綠凈。
xìng liáng guī yàn bìng.
杏梁歸燕并。
cuì xiù yù píng jīn jìng.
翠袖玉屏金鏡。
rì báo qǐ shū rén jìng.
日薄綺疏人靜。
xīn shì yī chūn yí jiǔ bìng.
心事一春疑酒病。
niǎo tí huā mǎn jìng.
鳥啼花滿徑。
“日薄綺疏人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