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粉愁濃恨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淚粉愁濃恨積”全詩
畫圖中、崢嶸幻玉,亂零吹璧。
倚遍危闌吟不盡,把酒風前岸幘。
記當日、西湖為客。
誰翦吳淞江上水,笑乾坤、奇事成兒劇。
還照我,夜窗白。
崇臺目斷清無極。
引枝筇、瓊瑤步軟,印登臨屐。
娃館娉婷知何在,淚粉愁濃恨積。
故化作、飛花狼籍。
舊事悠悠渾莫問,有玉蟾、醉里曾相識。
聊伴我,夜吹笛。
分類: 賀新郎
作者簡介(盧祖皋)
盧祖皋(約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屬浙江)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賀新郎(姑蘇臺觀雪)》盧祖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賀新郎(姑蘇臺觀雪)》是宋代盧祖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頃涵空碧,
畫圖中、崢嶸幻玉,
亂零吹璧。
倚遍危闌吟不盡,
把酒風前岸幘。
記當日、西湖為客。
誰翦吳淞江上水,
笑乾坤、奇事成兒劇。
還照我,夜窗白。
崇臺目斷清無極。
引枝筇、瓊瑤步軟,
印登臨屐。
娃館娉婷知何在,
淚粉愁濃恨積。
故化作、飛花狼籍。
舊事悠悠渾莫問,
有玉蟾、醉里曾相識。
聊伴我,夜吹笛。
譯文:
十頃湖水映綠空,
畫中山峰巍峨如玉,
紛紛飄零如碧玉。
倚在高樓吟不盡,
舉酒吹風,前岸上戴帽。
記得那天,我在西湖作客。
誰剪了吳淞江上的水,
嬉笑著,把奇事當成童戲。
夜晚照亮了我的白色窗戶。
高臺目光所及處,清明無邊無際。
引著竹篙,踏著瓊瑤般輕柔的步伐,
踏上船去。
那娃娃館的美人,可知何處,
淚眼朦朧,愁思濃重,恨意積聚。
故事已成為飛花狼藉。
往事久遠,模糊難辨,
有玉蟾,曾在醉夢中相識。
只愿與我同行,夜晚吹奏笛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意境優美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開頭描述了十頃湖水的寧靜和廣闊,以及畫中山峰的雄偉壯麗。這里使用了"幻玉"、"亂零吹璧"等形容詞來增強描繪的效果。
接下來,詩人倚在危樓之上,吟唱不盡,把酒吹風,回憶起自己在西湖作客的日子。他想起了吳淞江上的水,以及一些奇異的事情,將其比喻為兒童的戲劇。
第二節描繪了高臺的景色,詩人以柔和的節奏行走,踏著絲綢般柔軟的屐鞋,引用了瓊瑤、竹筇等意象,表達了優雅和溫柔。
然而,詩人對娃娃館的美人的尋覓以及內心的痛苦、愁思和積聚的恨意,使得往事變得模糊不清,如同飛花狼藉一般。他追憶往事,有一種與玉蟾相識的感覺,暗示著他曾在醉夢中與她有過一段美好的經歷。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為主線,以對往事的回憶和思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對生活的追求和思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和表達方式。
這首詩詞在宋代詩詞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以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吸引著讀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情感和思考人生,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詩意和思索的境界。這首詩詞在細膩的描寫中融入了情感和哲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內心的觸動。
“淚粉愁濃恨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gū sū tái guān xuě
賀新郎(姑蘇臺觀雪)
shí qǐng hán kōng bì.
十頃涵空碧。
huà tú zhōng zhēng róng huàn yù, luàn líng chuī bì.
畫圖中、崢嶸幻玉,亂零吹璧。
yǐ biàn wēi lán yín bù jìn, bǎ jiǔ fēng qián àn zé.
倚遍危闌吟不盡,把酒風前岸幘。
jì dāng rì xī hú wèi kè.
記當日、西湖為客。
shuí jiǎn wú sōng jiāng shàng shuǐ, xiào qián kūn qí shì chéng ér jù.
誰翦吳淞江上水,笑乾坤、奇事成兒劇。
hái zhào wǒ, yè chuāng bái.
還照我,夜窗白。
chóng tái mù duàn qīng wú jí.
崇臺目斷清無極。
yǐn zhī qióng qióng yáo bù ruǎn, yìn dēng lín jī.
引枝筇、瓊瑤步軟,印登臨屐。
wá guǎn pīng tíng zhī hé zài, lèi fěn chóu nóng hèn jī.
娃館娉婷知何在,淚粉愁濃恨積。
gù huà zuò fēi huā láng jí.
故化作、飛花狼籍。
jiù shì yōu yōu hún mò wèn, yǒu yù chán zuì lǐ céng xiāng shí.
舊事悠悠渾莫問,有玉蟾、醉里曾相識。
liáo bàn wǒ, yè chuī dí.
聊伴我,夜吹笛。
“淚粉愁濃恨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