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羞步步隨娘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佯羞步步隨娘后”全詩
佯羞步步隨娘后。
春淺瘦花枝。
凝愁為阿誰。
那回筵畔見。
有意相留戀。
只恐后期愆。
章臺飛柳綿。
分類: 菩薩蠻
《菩薩蠻》劉學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劉學箕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鴉兒學畫猶嫌丑。
佯羞步步隨娘后。
春淺瘦花枝。
凝愁為阿誰。
那回筵畔見。
有意相留戀。
只恐后期愆。
章臺飛柳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在春天中的愁思和情感。她覺得畫家畫的烏鴉都嫌丑陋,仿佛在表達自己內心的羞澀。她步履輕盈地跟隨在母親的身后,表現出她的害羞和拘謹。春天剛剛來臨,花枝還很嫩瘦,她的憂愁凝結成了一種難以啟齒的情思。她在宴會上看到了一個心儀的人,心生留戀之情,但又擔心這份感情會有所誤解和偏差。在章臺上,飄揚的柳絮象征著她內心飄忽不定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和矛盾心理。烏鴉學畫猶嫌丑,表達了女子對外界事物的挑剔和內心的不滿。而她佯羞地跟隨在母親身后,展現了她的羞澀和拘謹,也凸顯了她的青春少女之態。春天的來臨使得花枝嫩瘦,與女子內心的愁思相呼應,傳遞出一種青春的脆弱和憂傷。她在宴會上看到了心儀的人,但內心卻又憂心忡忡,擔心感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問題。最后,詩人通過描繪章臺上飛舞的柳絮,給詩詞增添了一絲意境和凄美的氛圍,同時也象征了女子內心飄忽不定的情感。
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細膩,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和心理矛盾。它展現了女子在愛情中的遲疑和憂慮,同時也傳遞了春天的柔美和脆弱。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打動了讀者的情感共鳴,成為宋代愛情詩中的經典之作。
“佯羞步步隨娘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yā ér xué huà yóu xián chǒu.
鴉兒學畫猶嫌丑。
yáng xiū bù bù suí niáng hòu.
佯羞步步隨娘后。
chūn qiǎn shòu huā zhī.
春淺瘦花枝。
níng chóu wèi ā shuí.
凝愁為阿誰。
nà huí yán pàn jiàn.
那回筵畔見。
yǒu yì xiāng liú liàn.
有意相留戀。
zhǐ kǒng hòu qī qiān.
只恐后期愆。
zhāng tái fēi liǔ mián.
章臺飛柳綿。
“佯羞步步隨娘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