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遍去年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遍去年痕”全詩
綠遍去年痕。
游絲下上,流鶯來往,無限銷魂。
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水沈溫。
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眼兒媚·平沙芳草渡頭村翻譯及注釋
翻譯
平坦的沙灘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個芳草鮮美的村莊,春天的綠色早已覆蓋了冬季曾經帶來的荒涼。游絲在微風中上下飄拂,流鶯在天上飛來飛去,一派大好風光,卻讓人無限惆悵。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兒還不見歸還。鴨形銅香爐上裊裊青煙,爐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陽拉長的海棠樹的影子里,耳聽著杜鵑聲聲悲啼,整個黃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注釋
[1]游絲:春日里,一些蟲子所吐的細絲飄拂在空中。
[2]綺窗:雕刻有花紋的窗戶。
[3]金鴨:金屬制鴨形香爐。水沉:即沉水香,一種名貴的香料。古代用以熏衣和去穢氣。
[4]子規:即杜鵑鳥。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死后化為杜鵑鳥,叫聲凄切,晝夜悲鳴。
眼兒媚·平沙芳草渡頭村鑒賞
這首詞構思了一位黃昏日暮佇立渡津蹺首企盼意中人歸來的閨中癡情少婦形象。
詞首二句“平沙芳草渡頭村。綠遍去年痕”。交待了這位女主人公所處的地點和時令。她住在一個靠近沙灘渡口的小村子上,時間已是芳草萋萋的盛春。“去年”二字,表明時序的更替,那村邊渡口,芳草再綠,暗示意中人分手離去已是去年之事。此二句寫主人公移步來到村外所見渡頭春景“依然去年時”。入筆即已情在景中,宛曲流露閨中人的思怨之情。三四句“游絲上下,流鶯來往”仍是景語。游絲,指蜘蛛類昆蟲結的網。這里是說蜘蛛兒正在林間上下結網,黃鶯兒往來穿梭于樹梢之間。這一切皆昭示著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昆蟲、小鳥皆自由自在地活動于大自然中,到處一派勃勃生機。然而,獨有這位思婦觸景傷情,感到“無限銷魂”。這魂離魄散的無限惘悵,正來自對意中人一別經年的刻骨相思。以樂景寫哀,倍增哀怨,看來洪氏亦深明此道。過片“綺窗深靜人歸晚”直寫思婦企盼歸人的情感。綺窗,表明所居之華,側面交待思婦顯貴的身份。“深靜”二字渲染了閨中獨處的孤寂氛圍。“人歸晚”表明對意中人的思念。接著“金鴨水沉溫”再次交待這位思婦顯非普通人家。鴨形香爐中水沉香帶著溫和的香氣冉冉上升。這句回應上句“深靜”二句所設置的空寂和無聊的氛圍。煞尾三句“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為閨中思婦安排了特定的環境:一是婆娑搖曳的海棠樹影之下;二是哀囀啼血的杜鵑聲里;三是晚霞落照的黃昏暮色。“立盡”二字表明思婦渡頭盼歸人佇立之久,從早至晚,直至黃昏逝去,夜幕降臨。可見思婦期盼歸人心情之切。全詞至此,一個獨立黃昏渡頭翹首企盼的閨中少婦形象已十分豐滿地再現出來。
“綠遍去年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 ér mèi
眼兒媚
píng shā fāng cǎo dù tóu cūn.
平沙芳草渡頭村。
lǜ biàn qù nián hén.
綠遍去年痕。
yóu sī xià shàng, liú yīng lái wǎng, wú xiàn xiāo hún.
游絲下上,流鶯來往,無限銷魂。
qǐ chuāng shēn jìng rén guī wǎn, jīn yā shuǐ shěn wēn.
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水沈溫。
hǎi táng yǐng xià, zǐ guī shēng lǐ, lì jǐn huáng hūn.
海棠影下,子規聲里,立盡黃昏。
“綠遍去年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