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掃荊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解掃荊扉”全詩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回答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之詩
公務繁忙的日子里,我很少有空閑的時間,窮鄉僻壤往往見不到熟悉的舊友。偶然遇到乘坐著籃輿的你,我并不是因為避免與白衣人見面才上前搭話的。我并不知道你生活的困苦和艱辛,也不知道誰能夠解開你家門前的疾苦。既然你愿意為我傾倒茶碗,那你騎馬歸去也無妨。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寫給嚴少尹徐舍人的回答之作。詩人在公事繁忙的日子里很少有空閑,很少有機會見到老友。偶然遇見坐籃輿的徐舍人,詩人并不是因為避免與白衣人見面才與他交談的。詩人并不了解徐舍人的生活和困境,也沒有人能夠給他解決問題。既然徐舍人愿意為詩人倒茶,那他騎馬回家也沒有關系。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感謝嚴少尹徐舍人關心和慰問的回答之作。詩中反映了王維作為官員公務繁忙的現實,很少有閑暇時間,也無法與舊友頻繁見面。與此同時,詩人通過描述偶然遇見徐舍人的場景,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詩中展示了王維淡泊名利的性格,他并不介意徐舍人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只是想跟他交流一下。通過這樣一種態度,王維展示了他的寬容和豁達。整首詩篇簡潔,表達真摯,語言質樸,與王維其他作品一貫的風格相似。這首詩的詩意是希望友情可以超越社會階層的差異,有一份真摯的情感互相交流。
“誰解掃荊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án shǎo yǐn xú shè rén jiàn guò bù yù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gōng mén xiá rì shǎo, qióng xiàng gù rén xī.
公門暇日少,窮巷故人稀。
ǒu zhí chéng lán yú, fēi guān bì bái yī.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bù zhī chuī shǔ gǔ, shuí jiě sǎo jīng fēi.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jūn dàn qīng chá wǎn, wú fáng qí mǎ guī.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誰解掃荊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