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筆頭文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筆頭文字”全詩
記華堂此日,紅牙絲竹,歡聲昨夜,翠玉樽罍。
霧節童童,金_曳曳,人自閬風玄圃來。
嬉游處,任滄波變陸,劫火成灰。
行天看取龍媒。
笑衛霍當年如此哉。
有筆頭文字,何妨揮灑,胸中兵甲,解洗氛埃。
見說君王,防秋才了,便著芝泥封詔催。
功名事,付孱顏燕石,突兀云臺。
作者簡介(黃機)
黃機,字幾仲(一作幾叔),號竹齋。南宋婺州東陽(今屬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詩人。著有《竹齋詩余》、《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等。
《沁園春(壽)》黃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壽)》是宋代黃機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問候梅樹梢頭,小春已經近了,花兒應該逐漸開放。記住華堂這一天,紅牙絲竹,歡聲昨夜,翠玉酒杯。清晨霧氣朦朧,金色的陽光晃眼,人們從閬風玄圃來到這里。在游玩的地方,隨波逐流,劫火化為灰燼。仰望天空,尋找龍的消息。笑著提起了衛霍當年的事情。有文字的筆頭,為何不揮灑出來,胸中的壯志,洗去塵埃。聽說君王正在防秋,便請用芝泥封好詔書催促。功名的事情,交給軟弱的顏燕石,高聳的云臺突兀聳立。
詩意:
《沁園春(壽)》以壽字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思考。詩詞開篇以問候梅樹的梢頭,表達了小春已經來臨的喜悅之情。接著描述了華堂的喜慶場面,音樂和歡聲不斷。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清晨的霧氣和金色的陽光,將人們從繁忙的城市帶到了自然的懷抱中。詩中還提到劫火成灰,表達了一種對曾經的破滅和消失的感慨。最后,詩人通過提到君王和功名的事情,展示了自己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權勢的觀察。
賞析:
《沁園春(壽)》以細膩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之情。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梅花初開、華堂喜慶的場景,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海之中。詩中的霧氣、陽光和童童金色等描寫手法,增強了春天的真實感和生機勃勃的氛圍。詩人通過文字將讀者帶入自然中,使人們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喜悅。
詩中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劫火成灰與華堂的喜慶、閬風玄圃與高聳的云臺等對比,營造出一種強烈的視覺對比效果,突出了詩人對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此外,詩人還融入了對君王和功名的思考,展示了他對權勢和社會現實的觀察和思索。通過將君王與秋天聯系起來,詩人傳達了一種對權力的關注和對世事變遷的洞察。詩中提到的軟弱的顏燕石和突兀的云臺,表達了對現實中人們不同命運和地位的思考。
總的來說,《沁園春(壽)》以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喜悅,同時融入對現實和人生的思考,使得詩詞更富有內涵和意蘊。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喜悅,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社會的變遷。
“有筆頭文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shòu
沁園春(壽)
wèn xùn méi shāo, xiǎo chūn jìn yě, huā yīng jiàn kāi.
問訊梅梢,小春近也,花應漸開。
jì huá táng cǐ rì, hóng yá sī zhú, huān shēng zuó yè, cuì yù zūn léi.
記華堂此日,紅牙絲竹,歡聲昨夜,翠玉樽罍。
wù jié tóng tóng, jīn yè yè, rén zì láng fēng xuán pǔ lái.
霧節童童,金_曳曳,人自閬風玄圃來。
xī yóu chù, rèn cāng bō biàn lù, jié huǒ chéng huī.
嬉游處,任滄波變陸,劫火成灰。
xíng tiān kàn qǔ lóng méi.
行天看取龍媒。
xiào wèi huò dāng nián rú cǐ zāi.
笑衛霍當年如此哉。
yǒu bǐ tóu wén zì, hé fáng huī sǎ, xiōng zhōng bīng jiǎ, jiě xǐ fēn āi.
有筆頭文字,何妨揮灑,胸中兵甲,解洗氛埃。
jiàn shuō jūn wáng, fáng qiū cái le, biàn zhe zhī ní fēng zhào cuī.
見說君王,防秋才了,便著芝泥封詔催。
gōng míng shì, fù càn yán yàn shí, tū wù yún tái.
功名事,付孱顏燕石,突兀云臺。
“有筆頭文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