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童逐老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童逐老身”全詩
床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
五馬驚窮巷,雙童逐老身。
中廚辦粗飯,當恕阮家貧。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鄭果州相過》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鄭果州經過,美麗的陽光照耀著殘余的春天,初晴天下草木煥新。客人在床前磨鏡子,園丁在樹下澆灌花園。五匹馬驚擾了窮巷,兩個孩子在追逐老年人。廚房中準備著簡單的飯菜,我們理解并原諒阮家的貧窮。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為中心。作者通過描述初春的美麗和繁榮,以及平凡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賞析: 詩中通過描繪陽光照耀的殘余春天和新綠草木的形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新生的希望。詩中的客人和園丁則代表人類的活動和勞動,其中床前磨鏡的客人象征改善自身形象的追求,而樹下灌園的人則代表耕耘和付出的辛勤勞動。詩中的五匹馬和兩個孩子則賦予了詩情以活力和喜感,給整首詩增添了生氣和趣味。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阮家貧窮的理解和寬容,以及對日常生活中不盡如意的態度。這種感悟也體現了王維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在寬容與理解中尋求安寧和滿足的人生態度。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文字,傳達出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熱愛與感悟。
“雙童逐老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guǒ zhōu xiāng guò
鄭果州相過
lì rì zhào cán chūn, chū qíng cǎo mù xīn.
麗日照殘春,初晴草木新。
chuáng qián mó jìng kè, shù xià guàn yuán rén.
床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
wǔ mǎ jīng qióng xiàng, shuāng tóng zhú lǎo shēn.
五馬驚窮巷,雙童逐老身。
zhōng chú bàn cū fàn, dāng shù ruǎn jiā pín.
中廚辦粗飯,當恕阮家貧。
“雙童逐老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