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灑瑯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雨灑瑯玕”全詩
笑騎白鶴,醉吹鐵笛落星灣。
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瑯玕。
瑤臺歸未得,忍聽洞中猿。
也休休,無情緒,煉金丹。
從來天上,神仙宮府更嚴難。
翻憶三千神女,齊唱霓裳一曲,月里舞青鸞。
此恨憑誰訴,云滿武夷山。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水調歌頭》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宋代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在虛皇府,被謫下人間。
笑騎白鶴,醉吹鐵笛落星灣。
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瑯玕。
瑤臺歸未得,忍聽洞中猿。
也休休,無情緒,煉金丹。
從來天上,神仙宮府更嚴難。
翻憶三千神女,齊唱霓裳一曲,月里舞青鸞。
此恨憑誰訴,云滿武夷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被謫落凡間的人對仙境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描述了自己曾在“虛皇府”中的美好時光,但現在卻被貶謫到人間。他笑著騎著白鶴,吹著鐵笛,降落在星灣,陶醉其中。然而,他所向往的“十二玉樓”中沒有夢境,三十六天夜靜寂無聲,只有花雨灑落在瑯玕上。他渴望回到“瑤臺”,但卻只能忍受聽著洞中的猿猴聲。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人間無情的現實的無奈,他想要煉制金丹以求擺脫現狀,然而他意識到天上的神仙宮府更加嚴苛難達到。他回憶起天上的三千神女,齊唱《霓裳羽衣舞》的壯麗景象,但此刻他只能憑借自己的思念來寄托對仙境的思戀。他感嘆這份無法述說的怨憤,就像云滿武夷山一樣。
賞析:
《水調歌頭》通過描繪詩人從仙境被貶謫到人間的遭遇,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笑騎白鶴、吹鐵笛、灑花雨等,展現了仙境的神奇和詩人內心的悲憤。同時,通過對瑤臺、洞中猿猴和三千神女的描繪,增強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對比。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于人間無情和仙境難以企及的痛苦和無奈之情,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花雨灑瑯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xī zài xū huáng fǔ, bèi zhé xià rén jiān.
昔在虛皇府,被謫下人間。
xiào qí bái hè, zuì chuī tiě dí luò xīng wān.
笑騎白鶴,醉吹鐵笛落星灣。
shí èr yù lóu wú mèng, sān shí liù tiān yè jìng, huā yǔ sǎ láng gān.
十二玉樓無夢,三十六天夜靜,花雨灑瑯玕。
yáo tái guī wèi dé, rěn tīng dòng zhōng yuán.
瑤臺歸未得,忍聽洞中猿。
yě xiū xiū, wú qíng xù, liàn jīn dān.
也休休,無情緒,煉金丹。
cóng lái tiān shàng, shén xiān gōng fǔ gèng yán nán.
從來天上,神仙宮府更嚴難。
fān yì sān qiān shén nǚ, qí chàng ní cháng yī qǔ, yuè lǐ wǔ qīng luán.
翻憶三千神女,齊唱霓裳一曲,月里舞青鸞。
cǐ hèn píng shuí sù, yún mǎn wǔ yí shān.
此恨憑誰訴,云滿武夷山。
“花雨灑瑯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