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蓬萊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別蓬萊館”全詩
看桑田成海,又見松枯石爛。
目斷虛皇無極處,安得殿頭宣喚。
指歸路、鈞天早晚。
此去罡風三萬里,但九霞、渺渺青云遠。
望不極,空淚眼。
瑤池昔會群仙宴。
此秋來、荻花楓葉,令人凄惋。
滿面朱塵那忍見,酒病花愁何限。
知幾度、春鶯秋雁。
從此飛神騰碧落,向清都、來往應無間。
丹漸熟,骨將換。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賀新郎》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賀新郎》是宋代詩人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別蓬萊館。
離別之際,我離開了蓬萊館。
看桑田成海,又見松枯石爛。
回望桑田滄海的變化,再次目睹松枯石爛的景象。
目斷虛皇無極處,安得殿頭宣喚。
我的目光停留在無邊無際的虛皇之處,渴望能夠被宣召到宮殿之上。
指歸路、鈞天早晚。
指引我回家的道路,就在天空的盡頭。
此去罡風三萬里,但九霞、渺渺青云遠。
我將踏上三萬里的征程,只見到遙遠的九霞和蒼茫的青云。
望不極,空淚眼。
遠望不到盡頭,只有眼中空空的淚水。
瑤池昔會群仙宴。
曾經在瑤池與眾仙相會宴飲。
此秋來、荻花楓葉,令人凄惋。
這個秋天,荻花和楓葉的凄涼景象,讓人心生惋惜之情。
滿面朱塵那忍見,酒病花愁何限。
滿臉的紅塵之中,怎能忍受見到這酒病和花愁的限制。
知幾度、春鶯秋雁。
我知道春天鶯啼秋天雁歸的次數已經多少。
從此飛神騰碧落,向清都、來往應無間。
從此我將身化為飛神,翱翔碧落天空,在清都來回往返,再無間隔。
丹漸熟,骨將換。
丹藥漸漸成熟,我的身體將要煥然一新。
這首詩詞《賀新郎》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一系列景物和情感的變化,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流轉。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桑田滄海、松枯石爛等,以表達離別的悲涼和歲月的無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超越塵世的追求,通過飛神歸于天空的想象,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脫的向往之情。
整首詩詞以離別和追求自由為主題,以流暢的詞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葛長庚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別蓬萊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賀新郎
yī bié péng lái guǎn.
一別蓬萊館。
kàn sāng tián chéng hǎi, yòu jiàn sōng kū shí làn.
看桑田成海,又見松枯石爛。
mù duàn xū huáng wú jí chǔ, ān dé diàn tóu xuān huàn.
目斷虛皇無極處,安得殿頭宣喚。
zhǐ guī lù jūn tiān zǎo wǎn.
指歸路、鈞天早晚。
cǐ qù gāng fēng sān wàn lǐ, dàn jiǔ xiá miǎo miǎo qīng yún yuǎn.
此去罡風三萬里,但九霞、渺渺青云遠。
wàng bù jí, kōng lèi yǎn.
望不極,空淚眼。
yáo chí xī huì qún xiān yàn.
瑤池昔會群仙宴。
cǐ qiū lái dí huā fēng yè, lìng rén qī wǎn.
此秋來、荻花楓葉,令人凄惋。
mǎn miàn zhū chén nà rěn jiàn, jiǔ bìng huā chóu hé xiàn.
滿面朱塵那忍見,酒病花愁何限。
zhī jǐ dù chūn yīng qiū yàn.
知幾度、春鶯秋雁。
cóng cǐ fēi shén téng bì luò, xiàng qīng dōu lái wǎng yīng wú jiàn.
從此飛神騰碧落,向清都、來往應無間。
dān jiàn shú, gǔ jiāng huàn.
丹漸熟,骨將換。
“一別蓬萊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