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問何其清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問何其清瘦”全詩
欲語還愁誰索笑,臨水嫣然自照。
甘受凄涼,不求識覺,風致何高妙。
松挨竹拶,更堪霜雪__。
爭奈終是冰肌,也過了幾個,晴昏雨曉。
冷艷寒香空自惜,后夜山高月小。
滿地蒼苔,一聲哀角,疏影歸幽渺。
世無和靖,三花兩蕊不少。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酹江月(詠梅)》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酹江月(詠梅)》是宋代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村籬落,玉亭亭,為問何其清瘦。
在孤寂的村莊中,有一株婀娜挺拔的梅花,我不禁問它為何如此清瘦。
欲語還愁誰索笑,臨水嫣然自照。
它想要說話,卻因為無人分享而感到愁苦,只能在水中倒映出嬌艷的身姿。
甘受凄涼,不求識覺,風致何高妙。
它甘心承受著寒涼的命運,不追求名利,但它的風姿卻是如此高妙。
松挨竹拶,更堪霜雪__。
它與松樹親密相依,與竹子共同抵擋寒霜和風雪__。
爭奈終是冰肌,也過了幾個,晴昏雨曉。
然而最終它仍是冰肌一樣的冷寂,經歷了多少早晚、晴天和雨天。
冷艷寒香空自惜,后夜山高月小。
它冷艷而寒香,卻只能自我憐惜,到了深夜,山高月小。
滿地蒼苔,一聲哀角,疏影歸幽渺。
周圍是滿地蒼苔,傳來一聲悲哀的角聲,疏影飄渺地回歸幽深的寂靜。
世無和靖,三花兩蕊不少。
現實世界中缺乏和平,它的花瓣上只有三朵花和兩個花蕊,數量不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株清瘦孤傲的梅花,表達了它在孤寂中的堅韌與自足,以及在世俗紛擾中保持自我風姿的態度。梅花雖然清瘦,但它的高雅和寒香仍然令人贊嘆。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抒發了對世事變幻、人情冷漠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清高、堅韌品質的贊美。整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自我追求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為問何其清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i jiāng yuè yǒng méi
酹江月(詠梅)
gū cūn lí luò, yù tíng tíng wèi wèn hé qí qīng shòu.
孤村籬落,玉亭亭、為問何其清瘦。
yù yǔ hái chóu shuí suǒ xiào, lín shuǐ yān rán zì zhào.
欲語還愁誰索笑,臨水嫣然自照。
gān shòu qī liáng, bù qiú shí jué, fēng zhì hé gāo miào.
甘受凄涼,不求識覺,風致何高妙。
sōng āi zhú zā, gèng kān shuāng xuě.
松挨竹拶,更堪霜雪__。
zhēng nài zhōng shì bīng jī, yě guò le jǐ gè, qíng hūn yǔ xiǎo.
爭奈終是冰肌,也過了幾個,晴昏雨曉。
lěng yàn hán xiāng kōng zì xī, hòu yè shān gāo yuè xiǎo.
冷艷寒香空自惜,后夜山高月小。
mǎn dì cāng tái, yī shēng āi jiǎo, shū yǐng guī yōu miǎo.
滿地蒼苔,一聲哀角,疏影歸幽渺。
shì wú hé jìng, sān huā liǎng ruǐ bù shǎo.
世無和靖,三花兩蕊不少。
“為問何其清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