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如冰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骨如冰雪”全詩
瘦落丹楓飛紫翠,峭拔青山石壁。
客鬢蕭疏,詩腸清苦,病骨如冰雪。
怒髯鐵立,有懷不下三杰。
袖里寶劍生寒,中宵起舞,引酒清歌發。
襟曲屢興猿鶴夢,坐看月痕生滅。
露沁桃花,云籠芝草,任長莓苔發。
如今話別,橙黃橘綠時月。
分類: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酹江月(羅浮賦別)》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酹江月(羅浮賦別)》是宋代詩人葛長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羅浮山下,正值秋高氣爽,景色凄涼。紅葉稀疏,丹楓飄飛如紫翠,青山峻峭,石壁陡峭。客人的鬢發稀疏,內心感慨萬分,身體瘦弱得像冰雪一樣。他怒發如鐵,有著懷念三位杰出人物的情感。他的袖子里藏著一把寶劍,寒氣襲人。在深夜中起舞,引領著美酒和清歌。他的思緒曲折,頻繁夢見猿猴和仙鶴,在坐看月光的過程中,月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露水滋潤著桃花,云霧籠罩著芝草,任由長莓苔生長。如今與眾人分別,橙黃和橘綠色的時光中,月亮高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孤寂而凄涼的景象。羅浮山下的秋天景色給人一種蕭瑟之感,紅葉紛飛,丹楓如紫翠般飄落,青山峻峭,石壁陡峭。詩人身處其中,感到自己的孤獨與苦楚,他的身體衰弱,內心充滿了懷念和悲傷。然而,詩人的情感并沒有被困于此,他憤怒的胡須像鐵一樣堅硬,懷念著那些偉大的人物。他在袖子里藏著一把寒氣逼人的寶劍,在深夜中獨自起舞,借著美酒和清歌來發泄內心的情感。他的思緒波折,時常夢到猿猴和仙鶴,在注視著月光的過程中,月影漸漸消失。整個景象都充滿了孤寂和寂靜,桃花被露水滋潤,芝草被云霧籠罩,長莓苔在自由生長。最后,詩人與眾人分別,進入了一個充滿橙黃和橘綠色的時代,而月亮依然高懸。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孤獨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情感來表達作者的情緒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紅葉飄飛、丹楓飛紫翠、青山峻峭等,生動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同時,詩人以自身的情感和形象為切入點,表達了對過去偉大人物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詩詞中的寶劍、舞蹈和清歌等元素,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情感的抒發。最后,作者通過描述詩人與眾人分別的場景,呼應了整首詩詞的情感主題,傳達了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描繪,展示了孤寂、凄涼和思考的情感氛圍。同時,詩人以自身的形象和情感為突破口,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這種情感通過詩中的描寫和意象得到了生動的表達,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與追求。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冷峻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總的來說,《酹江月(羅浮賦別)》這首詩詞以其凄涼的景色和深沉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孤獨、思考和追求的情感氛圍。它既有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又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這首詩詞通過詩人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喚起讀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引發共鳴和感悟。
“病骨如冰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i jiāng yuè luó fú fù bié
酹江月(羅浮賦別)
luó fú shān xià, zhèng qiū gāo qì shuǎng, qī liáng fēng wù.
羅浮山下,正秋高氣爽,凄涼風物。
shòu luò dān fēng fēi zǐ cuì, qiào bá qīng shān shí bì.
瘦落丹楓飛紫翠,峭拔青山石壁。
kè bìn xiāo shū, shī cháng qīng kǔ, bìng gǔ rú bīng xuě.
客鬢蕭疏,詩腸清苦,病骨如冰雪。
nù rán tiě lì, yǒu huái bù xià sān jié.
怒髯鐵立,有懷不下三杰。
xiù lǐ bǎo jiàn shēng hán, zhōng xiāo qǐ wǔ, yǐn jiǔ qīng gē fā.
袖里寶劍生寒,中宵起舞,引酒清歌發。
jīn qū lǚ xìng yuán hè mèng, zuò kàn yuè hén shēng miè.
襟曲屢興猿鶴夢,坐看月痕生滅。
lù qìn táo huā, yún lóng zhī cǎo, rèn zhǎng méi tái fā.
露沁桃花,云籠芝草,任長莓苔發。
rú jīn huà bié, chéng huáng jú lǜ shí yuè.
如今話別,橙黃橘綠時月。
“病骨如冰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