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畔雙松百尺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畔雙松百尺長”全詩
當時親自見劉王。
山前今日蓮花水,往者將軍洗馬塘。
南粵路,漢宮墻。
晚風歷歷說興亡。
摩挲東晉蒼苔灶,細說仙翁煉藥方。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鷓鴣天》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宋代詩人葛長庚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水景觀,同時融入了歷史與傳說的元素。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畔雙松百尺長,
當時親自見劉王。
山前今日蓮花水,
往者將軍洗馬塘。
南粵路,漢宮墻,
晚風歷歷說興亡。
摩挲東晉蒼苔灶,
細說仙翁煉藥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說故事的向往。整首詩給人以深邃而富有禪意的感覺。
第一句描述了西側山畔高聳的兩棵松樹,高達百尺,給人一種雄偉挺拔的感覺。這里的松樹可以被視為穩定和長久的象征。
第二句提到了作者親自見過的一個人物,劉王,但并未明確指出這個人物的身份。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增加了一種神秘感和歷史的厚重感。
第三句描繪了山前的蓮花水景,將過去與現在相聯系。這里的蓮花水可能象征著純潔和美麗,同時也暗含著歲月的流轉和變遷。
第四句提到了將軍洗馬塘,將軍是古代軍隊的領導者,這里的洗馬塘可能象征著將軍的嚴謹和準備。通過這句話,作者回憶了過去的歲月和歷史人物的形象。
第五句提到了南粵路和漢宮墻,南粵是廣東的古稱,漢宮墻則指的是古代的宮殿,這里用來暗示歷史的輝煌與衰落。
第六句描繪了晚風的聲音,風聲歷歷可聞,仿佛在訴說著興亡的故事。這里晚風的歷歷聲可以被視為歷史的回聲,傳遞著興衰的軌跡。
第七句提到了東晉時期的蒼苔灶,蒼苔是一種綠色的植物,這里可以理解為古跡的痕跡。仙翁指的是傳說中的仙人,煉藥方則暗示了神奇的傳說故事。通過這兩句話,作者將歷史與傳說相結合,增加了神秘和詩意。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觀,融入歷史和傳說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統文化的向往。同時,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聲音的描寫,給人以寧靜、深遠的感受。這首詩詞在表現主題和情感上都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和深度,是一首充滿禪意和意境的佳作。
“西畔雙松百尺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xī pàn shuāng sōng bǎi chǐ zhǎng.
西畔雙松百尺長。
dāng shí qīn zì jiàn liú wáng.
當時親自見劉王。
shān qián jīn rì lián huā shuǐ, wǎng zhě jiāng jūn xiǎn mǎ táng.
山前今日蓮花水,往者將軍洗馬塘。
nán yuè lù, hàn gōng qiáng.
南粵路,漢宮墻。
wǎn fēng lì lì shuō xīng wáng.
晚風歷歷說興亡。
mā sā dōng jìn cāng tái zào, xì shuō xiān wēng liàn yào fāng.
摩挲東晉蒼苔灶,細說仙翁煉藥方。
“西畔雙松百尺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