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安昌列后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安昌列后堂”全詩
也曾觀萬舞,鋪陳商頌,曾聞九奏,制作堯章。
抖擻空囊,存留諫笏,猶帶虛皇案畔香。
今歸矣,省聽雞騎馬,趁早朝忙。
榻前密啟明揚。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元未嘗棄汝,自云耄及,無寧壽我,或者天將李泰伯云:天將壽我歟。
富有圖書,貧無釵澤,不似安昌列后堂。
新腔好,任伊川看見,非褻穹蒼。
分類: 沁園春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沁園春(四和)》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沁園春(四和)》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年少時,與仲宣共同創作,文字激動如孔璋。曾觀賞過成千上萬的舞蹈,鋪陳商頌,也曾聽聞過九奏的音樂,制作過堯的文獻。抖擻著空空的袋囊,保留著諫諍之笏,猶帶著虛皇案旁的香氣。如今我回家了,早晨聽見雞鳴,騎馬而行,趁早朝忙。床前的窗簾輕輕掀起,明亮的陽光灑進來。宰割牲畜的人拿著玉尺量取。元氣未曾放棄你,自言老朽無用,但期望能延年益壽,也許天意要如李泰伯所言:“天將壽我啊。”富有的人有很多圖書,貧窮的人沒有享受,卻不像安昌列后堂那樣安穩。新的音調很好,任憑伊川看見,絕非褻瀆蒼穹。
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四和)》是一首表達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的詩詞。詩中首先回憶了自己年少時與他人合作創作詩文的情景,形容自己的文字激動如孔璋,顯示出年少時對文學創作的熱情與活力。接著提到了欣賞過的舞蹈和樂曲,以及與文化傳統相關的堯章,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自身老去的擔憂。詩人抖擻著空空的袋囊,保留著諫諍之笏,暗示自己的力量和影響力已經消退,但仍然懷有對延年益壽的期望。詩人引用了李泰伯的話語,表達了對長壽的渴望和希望。
最后,詩人以富有和貧窮的對比,以及新腔音調的出現,來反映社會的不平等和文化的變遷。富有的人擁有許多圖書,而貧窮的人卻無法享受知識的滋養,這反映出社會的不公和貧富差距。而新的音調的出現,則象征著文化的變遷和新的藝術風格的涌現。
整首詩詞通過對個人經歷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變遷以及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同時也展示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社會不公的關注。
“不似安昌列后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n yuán chūn sì hé
沁園春(四和)
yú shǎo zhī shí, fù hé zhòng xuān, xí rú kǒng zhāng.
余少之時,賦和仲宣,檄如孔璋。
yě zēng guān wàn wǔ, pū chén shāng sòng, céng wén jiǔ zòu, zhì zuò yáo zhāng.
也曾觀萬舞,鋪陳商頌,曾聞九奏,制作堯章。
dǒu sǒu kōng náng, cún liú jiàn hù, yóu dài xū huáng àn pàn xiāng.
抖擻空囊,存留諫笏,猶帶虛皇案畔香。
jīn guī yǐ, shěng tīng jī qí mǎ, chèn zǎo cháo máng.
今歸矣,省聽雞騎馬,趁早朝忙。
tà qián mì qǐ míng yáng.
榻前密啟明揚。
zǎi wù zhě fāng chí yù chǐ liàng.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yuán wèi cháng qì rǔ, zì yún mào jí, wú níng shòu wǒ, huò zhě tiān jiàng lǐ tài bó yún: tiān jiàng shòu wǒ yú.
元未嘗棄汝,自云耄及,無寧壽我,或者天將李泰伯云:天將壽我歟。
fù yǒu tú shū, pín wú chāi zé, bù shì ān chāng liè hòu táng.
富有圖書,貧無釵澤,不似安昌列后堂。
xīn qiāng hǎo, rèn yī chuān kàn jiàn, fēi xiè qióng cāng.
新腔好,任伊川看見,非褻穹蒼。
“不似安昌列后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