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春雁不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春雁不回”全詩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過始皇墓(時年十五,一作二十一)》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始皇墓(時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古墓成蒼嶺,
幽宮象紫臺。
星辰七曜隔,
河漢九泉開。
有海人寧渡,
無春雁不回。
更聞松韻切,
疑是大夫哀。
中文譯文:
遠眺始皇陵,
巍峨蒼嶺上。
隔著星辰排列的天象,
穿過河漢眾泉的通道。
有海人在寧靜地劃船渡過,
沒有春天的候鳥飛回。
再聽到松樹的韻律深沉,
不禁懷疑是古時偉人的哀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他十五或二十一歲時游覽始皇陵的情景。始皇陵成為了蒼嶺的一部分,宛如一個幽靜的宮殿。星辰隔開遙遠的位于天空的天象,而大河和九泉蜿蜒穿越。詩中描繪了遠在海上勞作的漁民寧靜地劃船渡過,而遷徙的候鳥仍未返回春天。最后,作者通過聽到松樹的韻律,聯想到了古代偉人偉大而悲壯的心情。
整首詩營造出一種古樸、深沉的氛圍,既有對壯麗山川的描繪,又有對人世滄桑之感的反思。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摹,詩人引發了對歷史人物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無常的領悟。詩中的始皇陵被描繪成了一個莊嚴而肅穆的所在,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古代偉人的敬仰和思考。整體上,這首詩情感深沉而宏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無春雁不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ǐ huáng mù shí nián shí wǔ, yī zuò èr shí yī
過始皇墓(時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gǔ mù chéng cāng lǐng, yōu gōng xiàng zǐ tái.
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
xīng chén qī yào gé, hé hàn jiǔ quán kāi.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yǒu hǎi rén níng dù, wú chūn yàn bù huí.
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
gèng wén sōng yùn qiè, yí shì dài fū āi.
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
“無春雁不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