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行如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疾行如鹿”全詩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談玄,余齡守黑,赤眚從何起。
鬢須雪白,可堪委頓如此。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朧里。
縱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復囊螢矣。
但愿從今,疾行如鹿,更細書如蟻。
都無用處,留他教傳麟史。
分類: 念奴嬌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念奴嬌(丁卯生朝)》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丁卯生朝)》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孫盤問翁翁,
今朝怎不陳弧矣。
翁道暮年惟只眼,
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談玄,
余齡守黑,
赤眚從何起。
鬢須雪白,
可堪委頓如此。
心知病有根苗,
短檠吹了,
世界朦朧里。
縱有金篦能去翳,
不敢復囊螢矣。
但愿從今,
疾行如鹿,
更細書如蟻。
都無用處,
留他教傳麟史。
詩意:
這首詩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了詩人對自身境遇和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中的翁年事已高,只剩下一只眼睛,不能像過去那樣拉開弓箭射擊,失去了六根的完整。他經常談論玄妙之事,而詩人則守在黑暗中,不斷受到外界的侵襲。詩人的白發已經如雪,堪比彎曲的枯木。他明白病痛是有根源的,而短暫的喘息已經被風吹散,在模糊的世界中難以辨認。即使有金篦能夠除去眼中的濁氣,他也不敢再去追逐那囊中的螢火。詩人希望從今以后能像鹿一樣快速行動,像螞蟻一樣細心記錄,但這一切似乎都沒有什么用處,只能留下傳授麟史(傳世之書)給后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話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和人生價值的思考。翁的形象象征著老年和衰弱,他失去了弓箭和完整的感官,只剩一只眼睛。而詩人則處于黑暗中,心知病痛的根源,卻無法擺脫困境。詩人的心境悲涼,白發如雪,委頓不振,他感嘆自己的無力和世界的朦朧。金篦和囊螢分別象征著去除困擾和追求幸福的希望,然而詩人不敢再追逐,仿佛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期待。最后,詩人希望以鹿一樣的敏捷和螞蟻一樣的細心來面對人生,但他深知這一切或許都沒有什么用處,只能將自己的智慧傳承給后人。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衰老、疾病和生命無常的感嘆和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困頓。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存在的迷茫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深刻而凄美。
“疾行如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dīng mǎo shēng cháo
念奴嬌(丁卯生朝)
xiǎo sūn pán wèn wēng wēng, jīn zhāo zěn bù chén hú yǐ.
小孫盤問翁翁,今朝怎不陳弧矣。
wēng dào mù nián wéi zhī yǎn, bù bǐ liù gēn quán dǐ.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cháng rì tán xuán, yú líng shǒu hēi, chì shěng cóng hé qǐ.
常日談玄,余齡守黑,赤眚從何起。
bìn xū xuě bái, kě kān wěi dùn rú cǐ.
鬢須雪白,可堪委頓如此。
xīn zhī bìng yǒu gēn miáo, duǎn qíng chuī le, shì jiè méng lóng lǐ.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朧里。
zòng yǒu jīn bì néng qù yì, bù gǎn fù náng yíng yǐ.
縱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復囊螢矣。
dàn yuàn cóng jīn, jí xíng rú lù, gèng xì shū rú yǐ.
但愿從今,疾行如鹿,更細書如蟻。
dōu wú yòng chǔ, liú tā jiào chuán lín shǐ.
都無用處,留他教傳麟史。
“疾行如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