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世無妖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世無妖夢”全詩
少年時、諸公過矣,上天吹送。
老大被他禁害殺,身與浮名孰重。
這鼓笛、休休拈弄。
彩筆擲還殘錦去用江淹鮑昭事,愿今生、來世無妖夢。
且飯犢,莫吞鳳。
新來喑啞如翁仲。
羨王郎、驂鸞縹緲,玉簫吹動。
應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進奉。
要絕代、傾城安用。
今古何人知此理。
有吾家、酒德先生頌。
三萬卷,漫充棟。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賀新郎(王實之喜余出嶺,命愛姬歌新詞以相勞,輒次其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賀新郎(王實之喜余出嶺,命愛姬歌新詞以相勞,輒次其韻·)》
中文譯文:
賀新郎(王實之喜我離開山嶺,
命愛姬唱新詞來相助我,
每一次都順應其韻律。)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所作,描繪了一個賀詞的場景。詩人王實之非常高興詩人劉克莊前來祝賀他,要求愛姬(可能是指王實之的妻子或情人)唱一首新的詞來助興。詩人以自己的筆調接續愛姬的歌詞,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對名利的淡漠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對每個段落的賞析:
1. "此腹元空洞。少年時、諸公過矣,上天吹送。老大被他禁害殺,身與浮名孰重。"
這段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少時光的懷念,他感嘆時光荏苒,許多曾經的朋友都已經離世。他認為名利與個人的內心體驗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2. "這鼓笛、休休拈弄。彩筆擲還殘錦去用江淹鮑昭事,愿今生、來世無妖夢。"
詩人對于瑣碎的娛樂和虛浮的事物表示厭倦,希望能夠拋棄世俗的紛擾,追尋真實和純粹。他引用了江淹和鮑昭的事跡,表達了對于真誠和深邃的向往,希望自己今生和來世都能擺脫虛幻的幻夢。
3. "且飯犢,莫吞鳳。新來喑啞如翁仲。羨王郎、驂鸞縹緲,玉簫吹動。"
這段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于精神追求的渴望。他批評一些人只追求功名利祿而忽視了真正的價值。他羨慕王郎(可能是指王實之)的自由和高貴,希望自己也能像仙鶴一樣自由翱翔,追求高尚的藝術和精神境界。
4. "應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進奉。要絕代、傾城安用。今古何人知此理。"
詩人以諷刺的口吻嘲笑那些只追求俗世榮華的女子。他認為絕世美女和傾城佳人的價值并不在于外貌和世俗的聲望,而是要有內涵和真正的才華。他感嘆現在和過去的人很少能夠理解這個道理。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名利的淡漠和對于精神追求的渴望,同時也批評了那些追逐虛幻和俗世榮華的人。詩人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于真實、純粹和內心世界的追求,展現了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來世無妖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wáng shí zhī xǐ yú chū lǐng, mìng ài jī gē xīn cí yǐ xiāng láo, zhé cì qí yùn
賀新郎(王實之喜余出嶺,命愛姬歌新詞以相勞,輒次其韻·)
cǐ fù yuán kōng dòng.
此腹元空洞。
shào nián shí zhū gōng guò yǐ, shàng tiān chuī sòng.
少年時、諸公過矣,上天吹送。
lǎo dà bèi tā jìn hài shā, shēn yǔ fú míng shú zhòng.
老大被他禁害殺,身與浮名孰重。
zhè gǔ dí xiū xiū niān nòng.
這鼓笛、休休拈弄。
cǎi bǐ zhì hái cán jǐn qù yòng jiāng yān bào zhāo shì, yuàn jīn shēng lái shì wú yāo mèng.
彩筆擲還殘錦去用江淹鮑昭事,愿今生、來世無妖夢。
qiě fàn dú, mò tūn fèng.
且飯犢,莫吞鳳。
xīn lái yīn yǎ rú wēng zhòng.
新來喑啞如翁仲。
xiàn wáng láng cān luán piāo miǎo, yù xiāo chuī dòng.
羨王郎、驂鸞縹緲,玉簫吹動。
yīng xiào kuí zhōu cūn lǐ nǚ, jiǔ miàn shēng chóu jìn fèng.
應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進奉。
yào jué dài qīng chéng ān yòng.
要絕代、傾城安用。
jīn gǔ hé rén zhī cǐ lǐ.
今古何人知此理。
yǒu wú jiā jiǔ dé xiān shēng sòng.
有吾家、酒德先生頌。
sān wàn juǎn, màn chōng dòng.
三萬卷,漫充棟。
“來世無妖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