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有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蓬萊有路”全詩
那回忝卮蜀車來,豈是齊卿小。
此膝不曾屈了。
更休文、腰難運掉。
前賢樣子,表圣宜休,申公告老。
涼簟安眠,絕勝_直鈴聲攪。
集中大半是詩詞,幸沒潮州表。
月夕花朝詠嘯。
嘆人間、愁多樂少。
蓬萊有路,辦個船兒,逆風也到。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燭影搖紅(用林卿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燭影搖紅(用林卿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燭影搖紅(用林卿韻)
拙者平生,不曾乞得天孫巧。
那回諂卮蜀車來,豈是齊卿小。
此膝不曾屈了。更休文、腰難運掉。
前賢樣子,表圣宜休,申公告老。
涼簟安眠,絕勝_直鈴聲攪。
集中大半是詩詞,幸沒潮州表。
月夕花朝詠嘯。
嘆人間、愁多樂少。
蓬萊有路,辦個船兒,逆風也到。
譯文:
燭光搖曳,映紅了房間(用林卿的韻腳寫成的)。
我這平庸之人,從未得到過天賜的才華。
哪次屈尊來乞求蜀地的車馬,怎會像齊國的大臣那樣出色。
我從未低頭屈膝過,再也不用忍受文學和權勢的重負。
前輩們的樣子,已經足夠表明自己的圣賢,我應該適時地退隱。
在涼爽的席夢中,一種直言不諱的警鐘聲擾亂著我的思緒。
我的詩詞集中大部分都沒有流傳出去,幸好沒有成為朝廷的奉承之輩。
月夜和花朝都是我吟詠和高聲歌唱的時候,
我嘆息人世間的煩惱多而歡樂少。
就算蓬萊仙島有通往人間的路,我也準備辦一艘小船,即便逆風也要到達那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我描寫和自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劉克莊的心境和人生態度。他自稱為"拙者",自認為平庸而沒有天賦才華,從未得到過天賜的巧妙才智。他對自己的文學才華和社會地位的苦澀感覺表露無遺。他以自己與齊國大臣的差距作對比,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自嘲。
詩中提到的"蜀車"可能指的是四川的馬車,而"齊卿"則指的是齊國的高級官員。作者以自己與齊卿的對比,表達了自己的平庸和不起眼。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狀態。他在涼席上安眠,受到直言不諱的警鐘聲的干擾,暗示自己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權勢的厭倦。他寫道自己的詩詞大部分未被流傳,但他幸災樂禍地說自己沒有成為朝廷的奉承者。
最后,他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月夜和花朝成為他吟詠和歌唱的時刻,但他嘆息人世間煩惱眾多,歡樂少。他提到了蓬萊仙島,表示即使有通向這個仙島的路,他也準備辦一艘小船,即便逆風也要到達那里,暗示他對于追求理想和遠大的目標的堅持和決心。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平庸境遇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盡管他自稱平庸,但他仍然保持著追求理想和遠大目標的態度,表現出一種不甘于平庸的精神。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權勢和社會現實的復雜情感。
“蓬萊有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yǐng yáo hóng yòng lín qīng yùn
燭影搖紅(用林卿韻)
zhuō zhě píng shēng, bù céng qǐ dé tiān sūn qiǎo.
拙者平生,不曾乞得天孫巧。
nà huí tiǎn zhī shǔ chē lái, qǐ shì qí qīng xiǎo.
那回忝卮蜀車來,豈是齊卿小。
cǐ xī bù céng qū le.
此膝不曾屈了。
gèng xiū wén yāo nán yùn diào.
更休文、腰難運掉。
qián xián yàng zi, biǎo shèng yí xiū, shēn gōng gào lǎo.
前賢樣子,表圣宜休,申公告老。
liáng diàn ān mián, jué shèng zhí líng shēng jiǎo.
涼簟安眠,絕勝_直鈴聲攪。
jí zhōng dà bàn shì shī cí, xìng méi cháo zhōu biǎo.
集中大半是詩詞,幸沒潮州表。
yuè xī huā zhāo yǒng xiào.
月夕花朝詠嘯。
tàn rén jiān chóu duō lè shǎo.
嘆人間、愁多樂少。
péng lái yǒu lù, bàn gè chuán ér, nì fēng yě dào.
蓬萊有路,辦個船兒,逆風也到。
“蓬萊有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