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思令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原思令弟”全詩
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細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
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
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七奔。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是王維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秋雨中作者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裊裊秋風動,凄凄煙雨繁。
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細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
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
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七奔。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秋雨中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裊裊秋風和凄凄煙雨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受到了深深的秋意。聲音穿過了鳷鵲觀,顏色暗淡了鳳凰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孤寂。細柳疏疏地倚立在高閣上,輕槐花輕輕地落在洞門前,描繪了景物的孤寂和凄涼。九衢行人漸漸稀少,萬井中靜悄悄,景象中沒有了一絲喧囂。突然間,愁云密布,像唱起了悲傷的歌,多露言語如雨點般灑落。平原上思念著遠離的親人,康樂地致意于賢明的兄弟。逸興一直保持著自由的心情,衰顏卻不免不斷奔波勞累。像相如一樣,現在老去并患病,只能回歸于茂陵的園地。
賞析:
這首詩以寥寥數詞,以及景物描寫、感情抒發相結合的手法,傳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由于現實的限制,作者無法親自回到故鄉,只能通過詩詞表達出內心的情感。通過描繪秋雨中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孤獨,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祝福。詩中使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如鳳凰、細柳和輕槐,增強了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一種思鄉之情的感受。
“平原思令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 jiān sì láng qiū yǔ zhōng sī cóng dì jù
和陳監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
niǎo niǎo qiū fēng dòng, qī qī yān yǔ fán.
裊裊秋風動,凄凄煙雨繁。
shēng lián zhī què guān, sè àn fèng huáng yuán.
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xì liǔ shū gāo gé, qīng huái luò dòng mén.
細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
jiǔ qú xíng yù duàn, wàn jǐng jì wú xuān.
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hū yǒu chóu lín chàng, gèng chén duō lù yán.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
píng yuán sī lìng dì, kāng lè xiè xián kūn.
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yì xìng fāng sān jiē, shuāi yán qiáng qī bēn.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七奔。
xiàng rú jīn lǎo bìng, guī shǒu mào líng yuán.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平原思令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