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忘世諦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忘世諦情”全詩
回看雙鳳闕,相去一牛鳴。
法向空林說,心隨寶地平。
手巾花氎凈,香帔稻畦成。
聞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來往,翻得似無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與蘇盧二員外期游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
回看雙鳳闕,相去一牛鳴。
法向空林說,心隨寶地平。
手巾花氎凈,香帔稻畦成。
聞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來往,翻得似無生。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寫給蘇盧二員外的,托旅途中蘇盧未能到達方丈寺而寫的。詩中描述了王維與蘇盧共同向著頭陀修行的地方前行的情景。王維通過仰望頭陀行走的姿態表達了忘卻世俗與人間情感的心境。他回頭望著雙鳳闕,蘇盧卻只相隔一牛鳴的距離。法師在空林中講法,王維的心與寶地一起平靜。他用手巾擦拭花上的灰塵,頭巾上的雪也潔凈。王維穿過香田和稻畦,最終在化城與蘇盧相聚,相約同行。但是,王維也表達了疑惑,蘇盧為何不來到王維所在的地方,仿佛是無生的。
賞析:
這首詩以王維特有的清新唯美的風格,真實地描繪了旅行途中的景色和內心感受。通過與蘇盧的相對比,強調了他的禪修和超脫之心。王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修行的點滴細節,傳遞了他對于寂靜純凈生活追求的向往。整首詩以婉約的筆調和簡潔的詞句表達了作者純凈心靈和超脫塵囂的心境,展示了王維對佛教修行和禪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能忘世諦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sū lú èr yuán wài qī yóu fāng zhàng sì ér sū bù zhì, yīn yǒu shì zuò
與蘇盧二員外期游方丈寺而蘇不至,因有是作
gòng yǎng tóu tuó xíng, néng wàng shì dì qíng.
共仰頭陀行,能忘世諦情。
huí kàn shuāng fèng quē, xiāng qù yī niú míng.
回看雙鳳闕,相去一牛鳴。
fǎ xiàng kōng lín shuō, xīn suí bǎo dì píng.
法向空林說,心隨寶地平。
shǒu jīn huā dié jìng, xiāng pèi dào qí chéng.
手巾花氎凈,香帔稻畦成。
wén dào yāo tóng shě, xiāng qī sù huà chéng.
聞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ān zhī bù lái wǎng, fān dé shì wú shēng.
安知不來往,翻得似無生。
“能忘世諦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