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復放疏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復放疏狂”全詩
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
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
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
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
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吳淵)
吳淵(1190—1257年)字道父,號退庵。吳柔勝第三子,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約生于宋光宗紹熙初,卒于理宗寶祐五年,年約六十八歲左右。嘉定七年中進士,調建德主簿。丞相史彌遠在館中留他,將授以開化尉,他謝道:“甫得一官,何敢躁進。”彌遠就不再強他。累官兵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使、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撫使,予祠。又力戰有功。拜參知政事,未幾,卒。淵著有《退庵集》、《退庵詞》奏議及易解,《宋史本傳》傳于世。
《水調歌頭》吳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淵。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
太白已仙去,詩骨此山藏。
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
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
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
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
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太白已經飛升成仙的情景,但他的詩歌才華卻留在了人間。詩人感慨太白的詩骨融入了這座山中。他表達了對太白詩才的崇敬,并希望能將自己胸中的才華與東皇分享。
詩人進一步描述了春日的美景,以及與休閑時光一起在孤村小路上徜徉的愉悅感受。酒旗斜處,似乎有一簇紅妝的景象,增添了生動的色彩。
然而,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煩惱和無奈。詩中提到了江頭烽火的燃燒,以及鬢邊的霜雪,暗示了戰亂和歲月的無情。盡管如此,詩人仍然希望能放縱自己的心情,繼續寫作,但他也感到了時光流逝的壓力。
賞析:
《水調歌頭》以清新明朗的風格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太白的飛升與自己的平凡相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太白詩才的崇拜。同時,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色和休閑時光,詩人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贊美。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對戰亂和時光流逝的憂慮,展示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這種矛盾情感的表達增加了詩詞的復雜性和藝術性。
總體而言,吳淵的《水調歌頭》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聊復放疏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tài bái yǐ xiān qù, shī gǔ cǐ shān cáng.
太白已仙去,詩骨此山藏。
xiōng zhōng jǐn xiù rú wū, dōu qǐ yǔ dōng huáng.
胸中錦繡如屋,都乞與東皇。
suì jiǎn xìng huā qiān shù, nóng mǒ yān zhī wàn diǎn, yāo yàn duàn rén cháng.
碎翦杏花千樹,濃抹胭脂萬點,妖艷斷人腸。
xiǎo lù mù chūn sè, qíng rì zhǎng fēng guāng.
曉露沐春色,晴日漲風光。
gū cūn lù, féng xiū xiá, gòng cháng yáng.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jiǔ qí xié chù, yī cù jǐ hóng zhuāng.
酒旗斜處,□□一簇幾紅妝。
zàn xī jiāng tóu fēng huǒ, wú nài bìn biān shuāng xuě, liáo fù fàng shū kuáng.
暫息江頭烽火,無奈鬢邊霜雪,聊復放疏狂。
yǐ qí yù hú jié, wèi kěn bǎo biān yáng.
倚俟玉壺竭,未肯寶鞭揚。
“聊復放疏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