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須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須回首”全詩
不須回首,且來著眼向淮山。
過盡金山暈碧,望斷焦山空翠,楊柳繞江邊。
此意無人會,獨自久憑闌。
夜吹簫,朝問法,記坡仙。
只今何許,當時三峽倒詞源。
水調翻成新唱,高壓風流前輩,使我百憂寬。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時眠。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李好古)
李好古,南宋詞人。生平不詳。自署鄉貢免解進士。清吟閣本《陽春白雪》載:“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陜西渭南縣東北),可備一說。”根據他寫于揚州的兩首《八聲甘州》、兩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斷,他大約活動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無法獲得報國的機會,大約30歲時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揚州一帶游覽。又據其《酹江月》:“四十男兒當富貴,誰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處流浪。
《水調歌頭(和金焦)》李好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和金焦)》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好古。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和金焦)
歷歷江南樹,半在水云間。
不須回首,且來著眼向淮山。
過盡金山暈碧,望斷焦山空翠,楊柳繞江邊。
此意無人會,獨自久憑闌。
夜吹簫,朝問法,記坡仙。
只今何許,當時三峽倒詞源。
水調翻成新唱,高壓風流前輩,使我百憂寬。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時眠。
譯文:
江南的樹木清晰可見,一半在水云之間。
不需要回頭,讓我們的目光投向淮山。
經過金山的暈碧,望見焦山空翠,楊柳環繞在江邊。
這樣的意境無人能夠理解,我孤獨地久久倚在欄桿上。
夜晚吹著簫,早晨問及法,想起坡仙的傳說。
現在的情況又如何,當年的三峽卻傾倒了詞源。
水調被翻譯成了新的歌謠,壓倒了風雅的前輩,讓我百憂盡消。
有酒更像海洋,容我在醉時安眠。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和金焦)》以江南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江南的樹木、水云和楊柳,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中表達了一種獨立思考和超越常規的精神,作者獨自倚在欄桿上,對于這樣的意境和情感,別人無法理解。
詩中提到了金山和焦山,金山暈碧、焦山空翠,形容了山的美麗景色。楊柳繞江邊,描繪了江南典型的景色,給人一種優美的視覺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涉及夜晚吹簫、早晨問法的情節,這可能是詩人引用了坡仙的傳說,表達了對古代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敬仰。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領悟和創新,水調被翻譯成新的歌謠,高壓風流前輩,使作者的憂愁得到了舒解。有酒更像海洋,容我在醉時安眠,表達了一種豪放不羈的情懷。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創新的態度。
“不須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hé jīn jiāo
水調歌頭(和金焦)
lì lì jiāng nán shù, bàn zài shuǐ yún jiān.
歷歷江南樹,半在水云間。
bù xū huí shǒu, qiě lái zhe yǎn xiàng huái shān.
不須回首,且來著眼向淮山。
guò jǐn jīn shān yūn bì, wàng duàn jiāo shān kōng cuì, yáng liǔ rào jiāng biān.
過盡金山暈碧,望斷焦山空翠,楊柳繞江邊。
cǐ yì wú rén huì, dú zì jiǔ píng lán.
此意無人會,獨自久憑闌。
yè chuī xiāo, cháo wèn fǎ, jì pō xiān.
夜吹簫,朝問法,記坡仙。
zhǐ jīn hé xǔ, dāng shí sān xiá dào cí yuán.
只今何許,當時三峽倒詞源。
shuǐ diào fān chéng xīn chàng, gāo yā fēng liú qián bèi, shǐ wǒ bǎi yōu kuān.
水調翻成新唱,高壓風流前輩,使我百憂寬。
yǒu jiǔ gèng rú hǎi, róng wǒ zuì shí mián.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時眠。
“不須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