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分空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木分空霽”全詩
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清燈入幽夢,破影抱空巒。
恍惚琴窗里,松谿曉思難。
分類: 青年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東谿玩月(一作王昌齡詩)》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月亮從斷山口升起,遠遠地映照在柴門的邊上。
萬物都被空氣清澈分開,夜幕中的陰影匯聚在一起。
月光連結虛幻的白色影像,氣息與風露一起帶來寒意。
山谷靜謐,秋泉清澈,巖石深邃,青霞依舊。
明亮的燈光進入幽夢之中,打破了影子,擁抱著空靈的山巒。
琴音幽幽,窗外是松谿,黎明的思緒難以捉摸。
詩意:
此詩描繪了一個東谿的景色,詩人以藝術家和思想家的目光觀察著大自然的景色,將其升華為詩意。月亮從山口升起,光芒映照著柴門,給人一種寧靜而清冷的感覺。萬物在空氣的作用下分開,陰影凝聚,給夜晚帶來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月光虛幻,氣息寒冷,將寂靜的山谷,碧泉的聲音,殘留的青霞映襯的淋漓盡致。燈光打破了夢境,詩人感受到了破碎的影子,卻抱著空曠的山巒。最后,詩人想象著清晨的松谿,思緒難以捉摸,給人以朦朧的美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現了王維深邃的意境和豁達的思想。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意境描寫,使讀者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和寧靜。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山谷的靜謐與松谿的清晨對比,表達了人生的變幻和思緒的難以捉摸。整首詩的語言簡練而含蓄,意境深遠,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思考。
“萬木分空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xī wán yuè yī zuò wáng chāng líng shī
東谿玩月(一作王昌齡詩)
yuè cóng duàn shān kǒu, yáo tǔ zhài mén duān.
月從斷山口,遙吐柴門端。
wàn mù fēn kōng jì, liú yīn zhōng yè zǎn.
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guāng lián xū xiàng bái, qì yǔ fēng lù hán.
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gǔ jìng qiū quán xiǎng, yán shēn qīng ǎi cán.
谷靜秋泉響,巖深青靄殘。
qīng dēng rù yōu mèng, pò yǐng bào kōng luán.
清燈入幽夢,破影抱空巒。
huǎng hū qín chuāng lǐ, sōng xī xiǎo sī nán.
恍惚琴窗里,松谿曉思難。
“萬木分空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