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識皆心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妄識皆心累”全詩
誰言老龍吉,未免伯牛災。
故有求仙藥,仍馀遁俗杯。
山川秋樹苦,窗戶夜泉哀。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漢臣修史記,莫蔽褚生才。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哭褚司馬》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褚司馬》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妄識皆心累,
浮生定死媒。
誰言老龍吉,
未免伯牛災。
故有求仙藥,
仍馀遁俗杯。
山川秋樹苦,
窗戶夜泉哀。
尚憶青騾去,
寧知白馬來。
漢臣修史記,
莫蔽褚生才。
詩意:
這首詩以哭泣褚司馬為主題,表達了對褚司馬遭遇的惋惜和悲傷之情。通過對褚司馬的遭遇的描述,詩詞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生死的難測。
賞析:
該詩以婉約清麗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褚司馬的哀悼之情。首句“妄識皆心累,浮生定死媒”,表達了人們對世俗故事和繁瑣瑣事的認識,以及人生注定有一死的命運。接下來的句子“誰言老龍吉,未免伯牛災”,以龍和牛的比喻,表達了對褚司馬長壽的祝愿和遭遇不測的痛惜。
詩的下半部分強調了人們對仙藥和逃離世俗生活的追求,但最終仍無法逃脫命運的安排。描寫了世俗的壓迫,山川的苦澀,窗戶外夜泉的悲傷。最后兩句“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漢臣修史記,莫蔽褚生才。”通過對褚司馬的遭遇的畫面描述,表達了詩人對褚司馬的深深懷念,以及對褚司馬才能的贊美。
整首詩以婉約細膩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褚司馬的哀悼之情,同時通過對人生和命運的沉思,反映了唐代士人對塵世及生死永恒主題的思考。
“妄識皆心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chǔ sī mǎ
哭褚司馬
wàng shí jiē xīn lèi, fú shēng dìng sǐ méi.
妄識皆心累,浮生定死媒。
shuí yán lǎo lóng jí, wèi miǎn bó niú zāi.
誰言老龍吉,未免伯牛災。
gù yǒu qiú xiān yào, réng yú dùn sú bēi.
故有求仙藥,仍馀遁俗杯。
shān chuān qiū shù kǔ, chuāng hù yè quán āi.
山川秋樹苦,窗戶夜泉哀。
shàng yì qīng luó qù, níng zhī bái mǎ lái.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hàn chén xiū shǐ jì, mò bì chǔ shēng cái.
漢臣修史記,莫蔽褚生才。
“妄識皆心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