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穩擎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柱穩擎天”全詩
原自有、孔璋書檄,元龍豪氣。
蜀道尚驚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
佐元戎、一柱穩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計。
人易老,時難值。
看新絲一發,甚吾衰矣。
轉首從游十五載,關心契闊三千里。
便秋空、邊雁落江南,書來未。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滿江紅(送陳方伯上襄州幕府)》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送陳方伯上襄州幕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滿江紅(送陳方伯上襄州幕府)
露驛星程,又還控、西風征轡。
原自有、孔璋書檄,元龍豪氣。
蜀道尚驚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
佐元戎、一柱穩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計。
人易老,時難值。
看新絲一發,甚吾衰矣。
轉首從游十五載,關心契闊三千里。
便秋空、邊雁落江南,書來未。
中文譯文:
露宿的星星指引著旅途,又握緊韁繩,西風吹動征馬的轡頭。
源自于有孔璋所寫的檄文,表現出元龍時期的英勇氣概。
蜀道仍然受到戰鼓聲的驚擾,整個神州正在戰亂之中。
作為輔佐王師的元戎,他是支撐天下的重要柱石,他將到達襄水之畔。
功名的事情在山林間籌謀。
人容易老去,時機難以把握。
即使看到一根新生的頭發,也深感自己的衰老。
轉過頭來,已經漫游了十五年,關心之情遍及三千里。
盡管秋天的天空,邊境的雁飛落江南,但書信還未到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陳方伯出使襄州幕府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開篇以露宿星星引子,描繪了陳方伯踏上旅途的情景,西風吹動征馬轡頭,給人一種壯志豪情的感覺。接著提到孔璋的檄文和元龍的英勇氣概,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戰亂和動蕩。蜀道的鼓聲仍在驚擾,神州正處于戰爭之中,而陳方伯將成為支撐天下的重要人物,穩定局勢。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功名事業的思考,山林中的計劃和策劃。他感慨人的容顏易老,抓住時機并不容易。即使看到一根新生的頭發,也深感自己的衰老,對時間的流逝和自身境遇的不易感到無奈和憂慮。然而,詩人轉過頭來,已經漫游了十五載,思念之情遍及三千里。盡管秋天的天空,邊境的雁飛落江南,但陳方伯的書信還未到達,詩人對他的關心和期待仍未得到回應。
整首詩通過描繪旅途和戰亂的背景,展示了那個時代的動蕩和掙扎。詩人通過對功名和時機的思考,表達了自己對陳方伯的思念和期待。詩中融入了對時間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對友情和關心的真摯表達。整體氛圍莊重而深沉,通過表達對陳方伯的送行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對時局和人生的思考,體現了宋代士人的憂國憂民情懷和對友情的珍視。
“一柱穩擎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sòng chén fāng bó shàng xiāng zhōu mù fǔ
滿江紅(送陳方伯上襄州幕府)
lù yì xīng chéng, yòu hái kòng xī fēng zhēng pèi.
露驛星程,又還控、西風征轡。
yuán zì yǒu kǒng zhāng shū xí, yuán lóng háo qì.
原自有、孔璋書檄,元龍豪氣。
shǔ dào shàng jīng pí gǔ hòu, shén zhōu zhèng zài gān gē lǐ.
蜀道尚驚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
zuǒ yuán róng yī zhù wěn qíng tiān, xiāng zhī shuǐ.
佐元戎、一柱穩擎天,襄之水。
gōng míng shì, shān lín jì.
功名事,山林計。
rén yì lǎo, shí nán zhí.
人易老,時難值。
kàn xīn sī yī fà, shén wú shuāi yǐ.
看新絲一發,甚吾衰矣。
zhuǎn shǒu cóng yóu shí wǔ zài, guān xīn qì kuò sān qiān lǐ.
轉首從游十五載,關心契闊三千里。
biàn qiū kōng biān yàn luò jiāng nán, shū lái wèi.
便秋空、邊雁落江南,書來未。
“一柱穩擎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