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云漲暮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云漲暮天”全詩
嗟東風夢斷,燕殘鶯懶。
謾記得、標格精神,正云漲暮天,雨荒閑館。
嫩綠殷紅,但回首、一川波暖。
想嬌情慧態,倚褪淡妝,畫樓簾卷。
吳歌數聲冉冉。
料移商變羽,人共天遠。
須信道、飛絮游絲,盡春去春來,景色偷換。
掃罷蠻箋,難寄我、濃愁深怨。
且如今,問龜問卜,望伊意轉。
分類: 解連環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解連環》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解連環》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彩色的船槳在芳香的苑囿上。唉,東風夢已破碎,燕子殘留而黃鶯懶洋洋。曾經記得,才情標格的精神,正像云漲的黃昏天空,雨荒閑置的館舍。嫩綠與殷紅,但回首望去,一江波水暖。想象嬌媚的情態和慧黠的神情,依偎褪去淡妝,畫廊的簾子被卷起。吳歌幾聲輕輕響起。料想商業的變遷如羽翼一樣飛逝,人與天之間的距離遙遠。必須相信道理,飛舞的柳絮和漂浮的絲線,春天離去春天又來,景色偷偷地變遷。掃除了粗糙的紙箋,難以寄托我濃重的憂愁和深深的怨恨。暫且如今,向龜問卜,盼望你的心意轉變。
詩意和賞析:
《解連環》是一首充滿離愁別緒的詩詞,描繪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詩中以花園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表現了一種對逝去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的開頭描述了彩色的船槳在芳香的花園中,展現了一幅美好的畫面。然而,接著作者以嘆息的口吻表達了東風夢已破碎、燕子不再、黃鶯無精打采的心情,暗示著美好的事物已經消逝,一切都變得冷清和無趣。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曾經標榜才情的精神,但此時已經成為過去,只能回憶起來。作者以云漲的黃昏天空和雨荒閑置的館舍來比喻自己內心的落寞和孤獨。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嫩綠與殷紅的景色和回首一眼波水的暖意,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作者想象著過去嬌媚的情態和聰慧的神情,但如今只能依偎著褪去淡妝的自己,感嘆歲月的沖刷和變遷。
最后,詩中提到了吳歌幾聲輕輕響起,象征著過去的歡樂和歌聲已經消散。作者料想商業的變遷和人與天的距離遙遠,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和對人事無常的感嘆。最后兩句中的飛絮和春天的變換,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整首詩以離愁別緒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傾訴,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人事變遷的深深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中運用了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富有意境和感情。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吳潛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正云漲暮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ě lián huán
解連環
cǎi ráo fāng yuàn.
彩橈芳苑。
jiē dōng fēng mèng duàn, yàn cán yīng lǎn.
嗟東風夢斷,燕殘鶯懶。
mán jì de biāo gé jīng shén, zhèng yún zhǎng mù tiān, yǔ huāng xián guǎn.
謾記得、標格精神,正云漲暮天,雨荒閑館。
nèn lǜ yān hóng, dàn huí shǒu yī chuān bō nuǎn.
嫩綠殷紅,但回首、一川波暖。
xiǎng jiāo qíng huì tài, yǐ tuì dàn zhuāng, huà lóu lián juǎn.
想嬌情慧態,倚褪淡妝,畫樓簾卷。
wú gē shù shēng rǎn rǎn.
吳歌數聲冉冉。
liào yí shāng biàn yǔ, rén gòng tiān yuǎn.
料移商變羽,人共天遠。
xū xìn dào fēi xù yóu sī, jǐn chūn qù chūn lái, jǐng sè tōu huàn.
須信道、飛絮游絲,盡春去春來,景色偷換。
sǎo bà mán jiān, nán jì wǒ nóng chóu shēn yuàn.
掃罷蠻箋,難寄我、濃愁深怨。
qiě rú jīn, wèn guī wèn bǔ, wàng yī yì zhuǎn.
且如今,問龜問卜,望伊意轉。
“正云漲暮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