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過松江月半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舟過松江月半垂”全詩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歸玉壘天應惜,舟過松江月半垂。
千萬緒,兩三卮。
送君不忍與君違。
書來頻寄西邊訊,是我江南腸斷時。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歸玉壘天應惜,
舟過松江月半垂。
千萬緒,兩三卮。
送君不忍與君違。
書來頻寄西邊訊,
是我江南腸斷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吳潛歡送游景仁將軍漕運到夔門的情景。詩人借景抒發了自己的離愁別緒和江南之美。他在初春的山野中,眺望著青山,感嘆時光飛逝。當他回家時,正好整理出冬天的厚衣。他看到游景仁將軍歸來,心中感到珍惜,意味著他們的離別將至。當船只駛過松江時,半輪明月懸掛在天空中。詩人感嘆人生短暫,世事紛繁,而自己只能隨波逐流,情感糾結。他表達了對游景仁將軍的不舍之情,不忍與他分別。最后,他說自己經常給他寄信,詢問西邊的消息,這是他在江南憂傷離別時的心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他以春山淡翠、松江明月為背景,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詩中運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春山淡翠眉"形象地描繪了春山的柔美,"舟過松江月半垂"則通過月亮的倒影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鄉之情和離愁別緒,展現了他對江南故土的眷戀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此外,這首詩還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士人情懷和離散思緒。詩人吳潛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表達了自己對家園的眷戀和對友人離別的無奈。整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個人的感受,又折射出了那個時代士人的普遍情感。
“舟過松江月半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hé gǔ yuè fǔ yùn sòng yóu jǐng rén jiāng cáo kuí mén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
qù rì chūn shān dàn cuì méi.
去日春山淡翠眉。
dào jiā qià hǎo zhěng hán yī.
到家恰好整寒衣。
rén guī yù lěi tiān yìng xī, zhōu guò sōng jiāng yuè bàn chuí.
人歸玉壘天應惜,舟過松江月半垂。
qiān wàn xù, liǎng sān zhī.
千萬緒,兩三卮。
sòng jūn bù rěn yǔ jūn wéi.
送君不忍與君違。
shū lái pín jì xī biān xùn, shì wǒ jiāng nán cháng duàn shí.
書來頻寄西邊訊,是我江南腸斷時。
“舟過松江月半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