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索了收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卷索了收繩”全詩
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
退步是前程。
且恁地,卷索了收繩。
六宇五胡生口面,三言兩語費顏情。
贏得鬢星星。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望江南》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江南》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吳潛。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山好,不是撰虛名。
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
退步是前程。且恁地,卷索了收繩。
六宇五胡生口面,三言兩語費顏情。
贏得鬢星星。
詩意:
《望江南》這首詩詞以家山(指故鄉)為起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喜愛之情。作者認為追求虛名并不重要,而世間的興衰變化常常是無法預料的,就像天空的日月盈虧一樣。退步也是前進的一種方式,所以不必過于固執。然而,社會的紛爭、世事的繁忙常常讓人費盡心思,而言談之間的交流也需要付出許多努力。最后,詩人通過“贏得鬢星星”這一形象描寫,表達了歲月的流逝,歲月已經在他的鬢發間留下了星星點點的白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和對社會人事的思考。詩人通過對家山的贊美,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強調了個人追求虛名的無足輕重。同時,他也指出了社會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通過天家日月的比喻,表達了世間事物的無常性。詩中用“退步是前程”的表述,展示了作者對逆境和失敗的積極態度,他認為退后一步也是向前的一種策略。最后,通過描繪社會紛爭和言談之間的費力,詩人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復雜性和人際交往的困難。最后一句“贏得鬢星星”則以形象的方式表達了歲月的流逝,生活的變遷,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整體而言,《望江南》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對社會變遷的思考以及對人生變化的感慨。它以詩人獨特的視角和感受,傳遞了關于生活、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卷索了收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jiāng nán
望江南
jiā shān hǎo, bú shì zhuàn xū míng.
家山好,不是撰虛名。
shì shàng shèng shuāi cháng yǐ fú, tiān jiā rì yuè yě kuī yíng.
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
tuì bù shì qián chéng.
退步是前程。
qiě nèn dì, juǎn suǒ le shōu shéng.
且恁地,卷索了收繩。
liù yǔ wǔ hú shēng kǒu miàn, sān yán liǎng yǔ fèi yán qíng.
六宇五胡生口面,三言兩語費顏情。
yíng de bìn xīng xīng.
贏得鬢星星。
“卷索了收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