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何必寄萍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浮生何必寄萍蓬”全詩
老檜蒼楓。
浮生何必寄萍蓬。
得似滿庭芳一曲,美酒千鐘。
萬事轉頭空。
聚散匆匆。
片帆稱掛曉來風。
別后平安真信息,付與飛鴻。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浪淘沙(和吳夢窗席上贈別)》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浪淘沙(和吳夢窗席上贈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家在敬亭東。
老檜蒼楓。
浮生何必寄萍蓬。
得似滿庭芳一曲,美酒千鐘。
萬事轉頭空。
聚散匆匆。
片帆稱掛曉來風。
別后平安真信息,付與飛鴻。
中文譯文:
家在敬亭東。
古老的松樹和蒼翠的楓樹。
人生為何要寄托于漂泊不定。
寧愿如同一曲美妙的歌,美酒千杯。
萬事轉瞬即逝。
聚散匆匆。
像片帆迎著清晨的微風。
分別之后,平安的消息傳遞給飛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哲理為主題,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描繪家鄉的景色,如敬亭東的松樹和楓樹,展現了自然的永恒和穩定。與此同時,詩人對浮生的無常和不穩定表示不滿,認為人生為何要依賴漂泊不定的境遇,而應該像一曲美妙的歌曲和美酒般享受生活。
詩中提到的萬事轉頭空、聚散匆匆,表達了人事如夢,一切都是短暫的,而片帆迎著清晨的微風,則象征著離別后的新起點和新的希望。最后,詩人將平安的消息寄托給飛鴻,傳遞了對離別后親人的祝福和思念。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生的深思和感慨,表達了對穩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呈現了離別時的希望和祝福。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有對世事無常的思索,也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哲理思考。
“浮生何必寄萍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ng táo shā hé wú mèng chuāng xí shàng zèng bié
浪淘沙(和吳夢窗席上贈別)
jiā zài jìng tíng dōng.
家在敬亭東。
lǎo guì cāng fēng.
老檜蒼楓。
fú shēng hé bì jì píng péng.
浮生何必寄萍蓬。
dé shì mǎn tíng fāng yī qǔ, měi jiǔ qiān zhōng.
得似滿庭芳一曲,美酒千鐘。
wàn shì zhuǎn tóu kōng.
萬事轉頭空。
jù sàn cōng cōng.
聚散匆匆。
piàn fān chēng guà xiǎo lái fēng.
片帆稱掛曉來風。
bié hòu píng ān zhēn xìn xī, fù yǔ fēi hóng.
別后平安真信息,付與飛鴻。
“浮生何必寄萍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