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與榮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失與榮枯”全詩
懷舊處,磨東冶劍,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無滴。
這一堆、心事總成灰,蒼波客。
嘆俯仰,成今昔。
愁易攬,歡難覓。
正平蕪遠樹,落霞殘日。
自笑頻招猿鶴怨,相期早混漁樵跡。
把是非、得失與榮枯,虛空擲。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滿江紅(雨花臺用前韻)》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雨花臺用前韻)》是宋代吳潛所寫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瑪璃岡頭,左釃酒、右持螯食。
在瑪璃岡的山頭上,左手握著酒杯,右手持著螯(指螃蟹)品嘗。
懷舊處,磨東冶劍,弄清溪笛。
在懷念往事的地方,打磨東冶劍,吹奏清溪的笛子。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無滴。
遠望的時候,山峰仍然妨礙視線,醉酒之中卻想卷起江水卻一滴也無法得到。
這一堆、心事總成灰,蒼波客。
這一堆心事最終化為灰燼,我只是一位徘徊于蒼茫波濤間的游客。
嘆俯仰,成今昔。
嘆息人生的起伏,成為了過去和現在。
愁易攬,歡難覓。
憂愁容易把握,而歡樂卻難以尋覓。
正平蕪遠樹,落霞殘日。
正是平凡的平原上長滿了遙遠的樹木,夕陽下的余輝漸漸消逝。
自笑頻招猿鶴怨,相期早混漁樵跡。
我自嘲頻繁招引猿猴和仙鶴的怨恨,期待早日與漁民和樵夫相混。
把是非、得失與榮枯,虛空擲。
將是非、得失以及榮辱拋諸虛空。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思緒,反映了他對過去的懷舊之情和對現實生活的矛盾感受。作者在自嘲中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美好過去的留戀。他感嘆人生的起伏變化,認為憂愁容易把握,而真正的歡樂卻難以追求。最后,他試圖將紛擾的是非和得失拋諸虛空,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
整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和感情表達,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融,深化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內涵。
“得失與榮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yǔ huā tái yòng qián yùn
滿江紅(雨花臺用前韻)
mǎ lí gāng tóu, zuǒ shāi jiǔ yòu chí áo shí.
瑪璃岡頭,左釃酒、右持螯食。
huái jiù chù, mó dōng yě jiàn, nòng qīng xī dí.
懷舊處,磨東冶劍,弄清溪笛。
wàng lǐ shàng xián shān shì zhàng, zuì zhōng yào juǎn jiāng wú dī.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無滴。
zhè yī duī xīn shì zǒng chéng huī, cāng bō kè.
這一堆、心事總成灰,蒼波客。
tàn fǔ yǎng, chéng jīn xī.
嘆俯仰,成今昔。
chóu yì lǎn, huān nán mì.
愁易攬,歡難覓。
zhèng píng wú yuǎn shù, luò xiá cán rì.
正平蕪遠樹,落霞殘日。
zì xiào pín zhāo yuán hè yuàn, xiāng qī zǎo hùn yú qiáo jī.
自笑頻招猿鶴怨,相期早混漁樵跡。
bǎ shì fēi dé shī yǔ róng kū, xū kōng zhì.
把是非、得失與榮枯,虛空擲。
“得失與榮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