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還那時鄞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還那時鄞府”全詩
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
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頭事,牙旗鐵馬,且還那時鄞府。
甘泉見說,捷書頻奏,漸次不煩顰鼓。
雙鳳云間,六鰲海上,祝贊齊手舞。
三呼聲里,君王萬壽,歲歲傳柑笑語。
便都把,升平舊曲,腔兒旋補。
分類: 永遇樂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永遇樂(己未元夕)》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遇樂(己未元夕)》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
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
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頭事,牙旗鐵馬,且還那時鄞府。
甘泉見說,捷書頻奏,漸次不煩顰鼓。
雙鳳云間,六鰲海上,祝贊齊手舞。
三呼聲里,君王萬壽,歲歲傳柑笑語。
便都把,升平舊曲,腔兒旋補。
詩意:
《永遇樂(己未元夕)》描繪了一幅充滿和諧、祥和的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豐盛的景色和愉快的氣氛,展現了美好的時光和幸福的境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繁華的場景和歡樂的氣氛為背景,展示了一幅繁榮昌盛的畫面。首句"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以和諧的氣氛作為開端,表達了一種無憂無慮的境界。接著,描繪了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形容城市的繁華景象,以及妻子和母親的幸福團聚。
詩中還出現了星球高掛、燈樓趲出的景象,給人以繁星點點、燈火輝煌的感覺。"良夜正消增五"則意味著美好的夜晚逐漸增長,時間流逝的快樂。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過去的經歷,描述了戰旗招展、鐵馬奔騰的場景,以及那個曾經屬于詩人的地方——鄞府。這部分表達了回憶和懷舊之情。
詩中還提到了甘泉、捷書和顰鼓,這些都是喜慶的象征,表達了吉祥如意和欣喜的氛圍。
最后,詩人以雙鳳云間、六鰲海上的描寫,描繪了歡樂的場景,表達了祝福和慶賀之情。"三呼聲里,君王萬壽,歲歲傳柑笑語"展現了對君王長壽和歲歲歡笑的祝福,表達了美好的祝愿。
整首詩詞以描繪繁華景象和歡樂氣氛為主線,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美妙的意象,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幅愉悅宜人的畫面,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愉快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且還那時鄞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ù lè jǐ wèi yuán xī
永遇樂(己未元夕)
hé qì xūn lái, zhè bān guāng jǐng, guǎn wú fēng yǔ.
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
huà dòng zhū méng, jǐn fāng xiù xiàng, niáng zǐ jiāng mó mǔ.
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
xīng qiú gāo guà, dēng lóu zǎn chū, liáng yè zhèng xiāo zēng wǔ.
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
áo tóu shì, yá qí tiě mǎ, qiě hái nà shí yín fǔ.
遨頭事,牙旗鐵馬,且還那時鄞府。
gān quán jiàn shuō, jié shū pín zòu, jiàn cì bù fán pín gǔ.
甘泉見說,捷書頻奏,漸次不煩顰鼓。
shuāng fèng yún jiān, liù áo hǎi shàng, zhù zàn qí shǒu wǔ.
雙鳳云間,六鰲海上,祝贊齊手舞。
sān hū shēng lǐ, jūn wáng wàn shòu, suì suì chuán gān xiào yǔ.
三呼聲里,君王萬壽,歲歲傳柑笑語。
biàn dōu bǎ, shēng píng jiù qū, qiāng ér xuán bǔ.
便都把,升平舊曲,腔兒旋補。
“且還那時鄞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